日韩AV电影观看|中文字幕视频成人|av网址在线播放|精品久久国产白浆|亚洲 同事 熟女|日本欧美乆乆免费|国产电影超碰在线|草草最新浮力影院|环亚无码av在线|亚洲日韩黄sei

返回首頁

當前學(xué)界對其武俠小說文字意義和藝術(shù)特征的論述

82 2023-02-05 01:00 郎勝

誰的小說?我在學(xué)校時候考過金庸的。

論金庸小說的現(xiàn)代精神

作者:嚴家炎

自覺追求思想性的武俠小說家――否定“快意恩仇”、任性殺戮的觀念――小說界以

平等開放態(tài)度處理中華各族關(guān)系的第一人――糾正黑白分明的正邪二分法,以是否“愛

護百姓”為新尺度――揭示權(quán)力的腐蝕作用――滲透著個性解放與人格獨立精神――銳

利的針對現(xiàn)實的批判鋒芒――用現(xiàn)代心理學(xué)觀念剖析、塑造人物形象武俠小說誕生在漫

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作為封閉的農(nóng)業(yè)社會的產(chǎn)物,眾多武俠小說在褒揚俠義精神的同

時,也留下了諸如熱衷仕途、嫉仇嗜殺、迷信果報乃至奴才意識之類特殊印記?!拔逅摹?/p>

以來的新文學(xué)家,像茅盾、鄭振鋒、翟秋白,都從武俠小說的圈外寫過嚴厲批評(卻也

不無偏頗)的文章,寄托了對這類文學(xué)加以改造的愿望。

五十年代出現(xiàn)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新派武俠小說家,則可以說進入到圈內(nèi)對這

類作品進行了改造。他們運用西方近代文學(xué)和中國五四新文學(xué)的經(jīng)驗,在保持武俠小說

傳統(tǒng)型范的同時,通過自己的藝術(shù)筆墨,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人應(yīng)有的時代意識,成功地實現(xiàn)了

武俠小說從思想到藝術(shù)的多方面革新,使作品呈現(xiàn)出許多嶄新的質(zhì)素。金庸作品尤其取

得了突出的成就。

金庸是一位自覺追求思想性的武俠小說家,他自己說過:“武俠小說本身是娛樂性的

東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點人生哲理或個人的思想,通過小說可以表現(xiàn)一些自己對

社會的看法?!雹俳鹩棺髌分械默F(xiàn)代意識,便是作者對傳統(tǒng)武俠小說一系列觀念實行變革、

改造的體現(xiàn),也是新派武俠小說之所以為“新”的重要標志。

舊式武俠小說的一個普遍觀念是“快意恩仇”。為了報仇,而且要“快意”,殺人就

不算一回事。惡徒固然任意行兇,殺人如麻,即使俠士,殺得性起,竟也殃及無辜。

《水滸傳)就寫武松為了報仇,血濺鴛鴦樓,殺了張都監(jiān)一家老少十余口,連兒童、

馬夫?!毖经h(huán)、廚師也不能幸免。李逢江州劫法場,更是“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尸橫遍野”。

《無雙傳》中的古押衙行俠,“冤死者十余人”。好像英雄們一朝正義在握,就有權(quán)

對邪派徒眾殺個干凈。我們暫且不論武俠小說及其流行能否像有的學(xué)者所說,證明中國

人有潛在的嗜血欲望;但舊武俠小說中這類描述的大量存在,無論從道德角度或法律角

度看,無疑代表了古代社會留下的一種不健全心理。

金庸小說卻從根本上批評和否定了“快意思仇”。任性殺戮這種觀念。《射鵬英雄傳》

里的郭靖,懷著家國雙重悲痛對完顏洪烈完成了復(fù)仇,后來卻引出一場思想危機:他“一

想到‘復(fù)仇’二字,花刺子模屠城的慘狀立即涌上心頭。自忖父仇雖復(fù),卻害死了這許

多無辜百姓,心下如何能安?看來這報仇之事,未必就是對了。”②甚至一度對學(xué)武產(chǎn)生

懷疑。《神雕俠侶》寫楊過為其父楊康報仇,卻一次又一次被郭靖夫婦“國事為先”的精

神所感動,深責“自己念念不忘父仇私怨”③后來知道了父親的為人和死因,更是慚愧

無地,徹底放棄復(fù)仇的念頭?!堆┥斤w狐》通過苗若蘭之口,道出其父苗人鳳的想法:“百

余年來,胡苗范田四家子孫怨怨相報,沒一代能得善終。……所以我爹立下一條家訓(xùn),

自他以后,苗門的子孫不許學(xué)武。他也決不收一個弟子。我爹說道:縱然他將來給仇人

殺了,苗家子弟不會武藝自然無法為他報仇。那么這百余年來愈積愈重的血債,愈來愈

是糾纏不清的冤孽,或許就可一筆勾銷了?!雹艿健缎ψ鼋罚鹩垢鼛в匈H義地寫了

林平之這個復(fù)仇狂。他在為父母報仇這天,居然穿上錦繡衣服,衣衫上薰了香,好像過

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一般。不但把和仇敵有瓜葛的人一概殺死,而且像貓戲弄老鼠似地只顧

自己戲弄青城派頭頭余滄海以達到復(fù)仇的快意,卻將處于危險中的妻子岳靈珊置于不顧。

最后為了報復(fù)岳不群父女,竟然又動手刺殺了岳靈珊。作者在字里行間不加掩飾地流露

出對這一人物的厭惡之情。金庸并不反對殺那些作惡多端的人,卻反對睚眥必報和濫殺

無辜?!短忑埌瞬浚┲械膯谭寰驼f:“咱們學(xué)武之人,第一不可濫殺無辜。”⑤這一切,不

禁令人想起新文學(xué)奠基人魯迅對復(fù)仇問題的意見。在魯迅編錄的《會稽郡故書雜集》一

書中,《會稽典錄卷下》收有> Transfer inte朱朗,字恭明,父為道士,淫祀不法,

游在諸縣,為烏傷長陳君頁所殺。朗陰圖報怨,而未有便。會君頁以病亡,朗乃刺殺君

頁子。事發(fā),奔魏。魏聞其孝勇,擢以為將。

針對文中所載朱朗其人其事,魯迅寫了這樣一段案語:案:《春秋》之義,當罪而誅

不言于報,匹夫之怨止于其身。今朗父不法,誅當其辜。

而朗之復(fù)仇,乃及胤嗣。漢季大亂,教法廢壞,離經(jīng)獲譽,有慚德已。豈其猶有美

行,足以稱紀?⑥魯迅在小說《鑄劍》中,曾贊頌了眉間尺、黑色人于專制統(tǒng)治下不得

已而求諸法外向暴君復(fù)仇的正義行動。但在這里,他卻嚴厲指斥朱朗的所謂“復(fù)仇”。魯

迅認為:第一,朱朗之父“淫祀不法”,“誅當其辜”,“當罪而誅不言于報”,這種行動已

無正義性可言,決不可肯定。第二,即使勉強說到報仇,“匹夫之怨止于其身”,豈可像

朱朗那樣殺人之子!魯迅這種態(tài)度,大體代表了現(xiàn)代人對“復(fù)仇”的看法。金庸小說有

關(guān)復(fù)仇的一系列筆墨,都證明作者的思想和魯迅等新文學(xué)家是相當一致,而和傳統(tǒng)武俠

小說卻大相徑庭。二 在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里,怎樣看待歷史上的民族關(guān)系,能否掙脫

傳統(tǒng)的狹隘民族觀念的束縛,也是檢驗作品有無現(xiàn)代精神的標尺。

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寫了很多“反清復(fù)明”的故事。作者站在漢族立場上,反對

滿族統(tǒng)治,書中俠士代表正義方面,而“韃子”皇帝則一概為好邪。這種民族關(guān)系上的

簡單觀念,既與當時的反清革命思潮有關(guān),也是儒家傳統(tǒng)思想具有某種狹隘封閉性的反

映。在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上,儒家歷來講究“夷夏之辨”,尊夏貶夷,認為“非我族

類,其心必異”⑦主張“用夏變夷”,截然反對“變于夷”,表現(xiàn)出排斥其他民族長處的

傾向,用孟子的話叫做:“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也”民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在一些人眼里,也都是異常出格的事。武俠小說也深受這種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

金庸最早的小說《書劍恩仇錄》采用漢族一個民間傳說的素材,或許還潛在地留有

這類痕跡。

但稍后的小說,隨著作者歷史視野越來越寬廣,思想。藝術(shù)越來越成熟,也就越發(fā)

突破儒家漢族本位的狹隘觀念,肯定中華許多兄弟民族在歷史發(fā)展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贊美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相互平等、和睦共處、互助共榮的思想,而把各族間曾有過的征戰(zhàn)、

掠奪、蹂躪視為歷史上不幸的一頁。金庸的杰作《天龍八部》,就不限于寫一個宋朝,而

以當時中國版圖內(nèi)的宋、遼、西夏、大理、吐著五個區(qū)域為背景,讓段譽、喬峰、虛竹

三位主角的足跡幾乎遍及中華全境。其中喬峰的悲劇,尤其強烈地震撼讀者,迫人深剩

這位主人公一出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杏子林平定了丐幫內(nèi)部的嚴重叛亂,令

人信服地展示了杰出的領(lǐng)袖才能和在群眾中的崇高威望。他從小受的是北宋年間以儒家

為主的漢人文化教育,這使他確立了一套“正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講究“夷夏之辨”,忠于

國家民族,孝敬父母師長,對弱小者仁愛,處事正直公平,反對濫殺無辜。但命運跟他

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最后證明他是一個契丹人,并在辯誣自衛(wèi)過程中不得已殺傷他人。

作者通過喬峰的經(jīng)歷和走向自殺的悲劇結(jié)局,不僅控訴了遼宋統(tǒng)治集團對異族百姓的殘

殺掠奪,而且向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提出質(zhì)疑:夷夏之分真的就等于區(qū)分了正和邪、善和惡、

敵和友么?不間是非曲直,漢人一定得站在漢族一邊,契丹人一定得忠于契丹,這種觀

念真的對么?小說通過智光大師有佛學(xué)色彩的揭語:“萬物一般,眾生平等。圣賢畜生,

一視同仁。漢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榮辱,俱在灰塵。”曲折地作了回答,告訴讀者應(yīng)

該對漢人契丹“一視同仁”,平等相待。

《天龍八部》第19章寫蒙冤受屈的喬峰在聚賢莊英雄會上與少林寺玄寂、玄難二僧

對打時,有一段文字頗有意思:玄寂見玄難左支右繼,抵敵不住,叫道:“你這契丹胡狗,

這手法太也卑鄙!”

喬峰凜然道:“我使的是本朝太祖的拳法,你如何敢說上‘卑鄙’二字?”

群雄一聽,登時明白了他所以要使“太祖長拳”的用意。倘若他以別種拳法擊敗“太

祖長拳”,別人不會說他功力深湛,只有怪他有意侮辱本朝開國太祖的武功,這夷夏之防、

華胡之異,更加深了眾人的敵意。此刻大家都使,‘太祖長拳”,除了較量武功之外,便

拉扯不上別的名目。

玄寂眼見玄難轉(zhuǎn)瞬便臨生死關(guān)頭,更不打話,嗤的一指,點向喬峰的“璇璣穴”,使

的是少林派的點穴絕技“天竺佛指”。

喬峰聽他一指點出,挾著極輕微的嗤嗤聲響,側(cè)身避過,說道:“久仰‘天竺佛指’

的名頭,果然甚是了得。你以天竺胡人的武功,來攻我本朝太祖的拳法。倘若你打勝了

我,豈不是通番賣國,有辱堂堂中華上國?”

玄寂一聽,不禁一怔。他少林派的武功得自達摩老祖,而達摩老祖是天竺胡人。今

日群雄為了喬峰是契丹胡人而群相圍攻,可是少林武功傳入中土已久,中國各家各派的

功夫,多多少少都和少林派沾得上一些牽連,大家都已忘了少林派與胡人的干系。這時

聽喬峰一說,誰都心中一動。⑨被群雄罵為“契丹胡狗”的喬峰,使用的倒是本朝開國

皇帝的“太祖拳”;而口口聲聲以中華武術(shù)正宗自居的少林拳指,其實卻是天竺胡僧達摩

祖師傳下來的,這豈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金庸有意設(shè)計這一情節(jié),目的就在提醒人們:

嚴守夷夏之防,拒絕學(xué)習(xí)外族的長處,將會使自己陷入多么荒唐可笑的境地!

如果說《天龍八部》中金庸已經(jīng)提出了儒家文化存在的狹隘民族主義問題,那么,

到幾年以后寫《鹿鼎記》中康熙皇帝時,這種思想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和發(fā)展。

康熙是《鹿鼎記》中有血有肉的正面人物,是真正稱得上有作為、有遠見的明君。

小說從他與“小桂子”相處時一個聰明頑強的少年起,寫他經(jīng)過擊殺權(quán)臣鰲拜而逐

漸成長。成熟,這一過程顯得頗為細致親切。他體恤民情,治國有方。當臺灣遭遇嚴重

災(zāi)情時,讀奏章的康熙竟至“淚光瑩然”,決定縮減宮中開支五十萬兩銀子去賑災(zāi)。浙江

巡撫誣告黃宗羲,想陷之于文字獄,康熙為之辯誣,反而稱贊了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史可法抗清而死,康熙為之設(shè)忠烈詞。他兼用儒法兩家之術(shù),有效地控制其臣僚下

屬,決不受下屬的控制。小說中反清復(fù)明的故事背景,不但沒有構(gòu)成一種相應(yīng)的思想傾

向,反而襯托出康熙的英明有為??滴鹾髞碓鴮f小寶說過這樣一番話:“我做中國皇帝,

雖然說不上什么堯舜禹湯,可是愛惜百姓,勵精圖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個比我更

加好的?現(xiàn)下三藩已平,臺灣已取,羅剎國又不敢來犯疆界,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樂業(yè)。天地會的反賊定要規(guī)復(fù)朱明,難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統(tǒng)治下,日子會過得比今日

好些嗎?”⑩如果跳出狹隘的漢族立場,改用全國百姓利益來衡量,應(yīng)該承認康熙的話

并不是自我吹噓,而是大體符合實際的??滴蹼m是滿族,卻符合儒法兩家所定“圣君”

的標準。完全可以說,《鹿鼎記》是一部歌頌康熙的作品。金庸在1975年修改《碧血劍》

時,特意增加了袁承志行刺皇太極的情節(jié),顯然也是為了把他在民族問題上的思想貫徹

到底。袁承志伏在屋脊之上,聽到皇太極與范文程等大臣的談話?;侍珮O說:“南朝所以

流寇四起,說來說去,也只一個道理,就是老百姓沒飯吃。咱們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

大事,就是要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還商量入關(guān)后輕搖薄賦,解民之困厄。這使

袁承志深受震動,覺得“這韃子皇帝當真厲害,崇偵和他相比可是天差地遠了。我非殺

他不可,此人不除,我大漢江山不穩(wěn)。就算闖王得了天下,只怕……只怕……”隱隱感

到闖王的才具與此人相較,似乎也頗有不及。這就合理地寫出清王朝能打敗明軍和闖軍,

維持近三百年統(tǒng)治,決非出于偶然,而是和當時許多歷史條件包括滿族一些杰出領(lǐng)袖人

物的作用分不開的。

在武俠小說中承認并寫出中國少數(shù)民族及其領(lǐng)袖的地位和作用,用平等開放的態(tài)度

處理各民族間的關(guān)系,金庸是第一人。即使他的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也已寫了新

疆回部富有民族色彩的熱烈動人的生活場景,塑造了霍青桐等女杰的成功形象?!短忑埌?/p>

部》寫了喬峰(蕭峰)這樣感天動地的契丹英雄。到最后一部《鹿鼎記》,更塑造出有道

明君康熙這個杰出人物。可見,他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這是金庸的一個重要貢獻,是

金庸小說富有現(xiàn)代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三 對于江湖上正與邪、俠義道與黑道、名門正派與

魔教之間的斗爭,金庸顯然也有過很多思考。傳統(tǒng)武俠小說出于舊式正統(tǒng)觀念,在正邪

一類問題上采取黑白分明的簡單二 分法:正則全正,邪則極邪。金庸則在小說里寫了許

多極復(fù)雜的正邪斗爭,其中有部分確實存在著是和非、正義和邪惡的嚴重對立,但也有

不少只是某些人為達到某種私利而借用堂而皇之的名義挑動的。(笑做江湖)里衡山派高

手劉正風想要金盆洗手,這件事并沒有觸犯誰的利益,不料所謂“正派”里的嵩山派站

出來堅決阻撓和干預(yù),不許他舉行金盆洗手典禮。他們硬給劉正風按上了“結(jié)交魔教長

老曲洋”的罪名,殺了劉正風全部家屬,最后連身受重傷、逃出來隱居的劉正風,以及

曲洋的十二三歲的孫女都不放過。

真是殘忍毒辣之至!令狐沖曾經(jīng)這樣責間嵩山派的費彬:“咱們自居俠義道,與邪魔

外道誓不兩立,這‘俠義’二字,是什么意思?欺辱身負重傷之人,算不算俠義?殘殺

無辜幼女,算不算俠義?要是這種種事情都干得出,跟邪魔外道又有什么分別?”恒山

派掌門人定逸師太在吃盡嵩山派一再化裝偷襲的苦頭之后,也對令狐沖說:“像嵩山派這

樣狼子野心,卻比魔教更加不如了。哼,正教中人,就一定比魔教好些嗎?”小說通過

具體情節(jié)告訴讀者:是和非,正義和邪惡,不能只按表面名稱來劃分,應(yīng)該作具體分析。

事實上,俠義道和魔教兩方面都有正派人,也都有惡勢力。青城派掌門人余滄海,

嵩山派掌門人左冷禪,都在俠義道,卻都是陰險狠毒、作惡多端的人物;更不用提華山

派掌門人岳不群這類偽君子了。正像《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說的那樣:“這正邪兩字,

原本難分。正派弟子若是心術(shù)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p>

也許金庸對中國近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而造成的分裂不斷、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的

歷史狀況實在感受太深,所以他的小說里一再寫到了武林中層出不窮的門派斗爭。《倚天

屠龍記》不但寫了明教與正教的矛盾,而且寫到了明教內(nèi)部各種勢力你爭我奪所造成的

分崩離析,也寫到了正教各派有時聯(lián)合有時爭奪而帶來的相互屠殺和被人利用?!堵苟τ洝?/p>

中,天地會、沐王府等各種反清勢力只要聚會在一起,總是爭吵誰算正統(tǒng)――究竟南明

的唐王是真命天子,還是桂王是真命天子,甚至為此而動起武來。在這些復(fù)雜的斗爭中,

張無忌出任明教教主后協(xié)調(diào)各派,盈盈接任日月教教主后與正教各派握手言和,化干戈

為玉帛,無疑代表著作者的理想,其中實際上也包含了中國人民近百年在各派紛爭中吃

盡苦頭、付出血的代價所得來的教訓(xùn)。

金庸對正與邪、英雄與罪人等問題,顯然有他自己的答案。

在《射雕英雄傳》將結(jié)束時,郭靖和成吉思汗之間有過一場爭論。年邁的成吉思汗

回顧一生,意得志滿,認為他所建的國家,大到無與倫比,古今英雄,沒有誰及得上他。

郭靖卻表示不同意,他說:“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后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

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p>

郭靖在這里所說的意見,當然代表了金庸的想法。“為民造福,愛護百姓”,才是金

庸所肯定的英雄。作者在《射雕英雄傳》附錄的《成吉思汗家族》一文中,對成吉思汗

表示過這樣的評價:“他是人類歷史中位居第一的軍事大天才。他的西征南伐雖然也有溝

通東西文化的功勞,但對于整個人類,恐怕終究還是罪大于功?!渡涞裼⑿蹅鳌匪灀P的

英雄,是質(zhì)樸厚道的平民郭靖,而不是滅國無數(shù)的成吉思汗?!?/p>

金庸提出的以大多數(shù)群眾的利益為尺度考察各派斗爭的主張,使正邪的鑒別有了客

觀標準。這一思想是富有歷史和現(xiàn)實的深度的,雖然它表面上通過武俠小說這種遠離現(xiàn)

實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來。

金庸不但避免抽象談?wù)撐淞秩宋锏恼c邪,也避免懸空討論人性的好與壞。他認為,

地位的不同,完全可以使人的思想發(fā)生變化。在《笑做江湖》等小說中,金庸通過場面

和情節(jié)自然地顯示:權(quán)力對人有腐蝕作用,好人一旦走到當權(quán)的重要位置上,也有可能

走向腐化。任我行剛從東方不敗的監(jiān)獄中逃出來時,對東方不敗搞個人迷信的一套非常

生氣。上官云一見他的面,就習(xí)慣他說:“屬下上官云參見教主,教主千秋萬載,一統(tǒng)江

湖”,把他像東方不敗那樣吹捧。任我行很覺得反感,當場挖苦說:“什么千秋萬載,一

統(tǒng)江湖,當我是秦始皇嗎?”又說:“千秋萬載,一統(tǒng)江湖,想得倒挺美!又不是神仙,

哪里有千秋萬載的事?”甚至心里暗中嘀咕:“江湖上多說上官云武功既高,為人又極耿

直,怎他說起話來滿口諛詞,陳腔濫調(diào),直似個不知廉恥的小人?難道江湖上傳聞多誤,

他只是浪得虛名?”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隨即他就對上官云叮囑了一句:“上官兄弟,咱

們之間,今后這一套全都免了?!笨梢姰敵醯娜挝倚?,頭腦是很清醒的。但當他在別人幫

助下殺了東方不敗,真的重新當上教主之后,又覺得東方不敗定下的這套規(guī)矩也挺有意

思,足以維護教主的威嚴,也就沿襲下去,不再廢止了。而且越到后來,變得野心越大。

無怪乎令狐沖遠遠望著教主的座位,心里忽然想到:“坐在這位子上的,是任我行還是東

方不敗,卻有什么區(qū)別?”連他女兒任盈盈都對令狐沖說:“唉,爹爹重上黑木崖,他整

個性子很快就變了?!薄兑刑焱例堄洠┲械闹苘迫簦臼莻€單純的姑娘。但在滅絕師太

逼她發(fā)誓并且真的讓她當了峨嵋派掌門人之后,她就逐漸發(fā)生變化,開始自覺地追逐權(quán)

勢,昧著良心做壞事,后來更是野心越來越大,要當“武功天下第一”的霸主。有一次,

韓林兒帶開玩笑地對張無忌和周芷若說:將來推翻元朝之后,“教主(指張無忌――引者)

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娘娘?!敝苘迫袈犞尤弧安粍僦病?。張無忌馬上說:

“不可!我若有非分之想,教我天誅地滅,不得好死?!敝苤魅暨@時“臉色微變”。足見

周主若野心膨脹到何等程度。金庸在這里所提出的“權(quán)力產(chǎn)生腐敗”的問題,實在非常

尖銳,也非常深刻。他寫的是人性的普遍弱點。雖然理論上沒有答案,但不言而喻,實

際上已經(jīng)把必須建立監(jiān)督制度以防范領(lǐng)導(dǎo)者腐化的問題點出來了。這也說明,金庸的武

俠小說在思想內(nèi)容上確實能給人有益的啟示。

舊式武俠小說有一個重要的情節(jié)模式:行俠――報國――封蔭。所謂“斬得名王獻

桂宮,封侯起第一日中”。其人生理想是六個字:“威福、子女、玉帛”。到清代的俠義小

說,主人公都是“忠義官俠”,實際成為清官家奴,更沒有獨立的人格,用魯迅《中國小

說史略》的話來說:“終必為一大僚隸卒”。金庸小說雖也寫古代,思想傾向卻與舊式武

俠小說大不相同,根本告別了“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性價值觀念,滲透著個性解

放與人格獨立的精神。金庸寫了許多至情至性的人物,他們率性而為,行俠仗義,生命

可以犧牲,卻絕不做官府的鷹犬;他們我行我素,不但反抗官府的黑暗腐敗,而且反抗

幾千年來形成的不合理的禮法習(xí)俗,具有濃重的個性主義色彩。楊過便是其中突出的一

位。

在世俗人物眼里,師徒名分不可逾越,楊過和小龍女卻無視周圍社會的壓力,偏要

拋開這名分不管,由師徒變成夫妻。面對武林群雄的紛紛指責,楊過斬釘截鐵地回答:

“你們斬我一千刀,我還是要她做妻子。”即使知道小龍女被人奸污后,楊過仍不以為意,

堅決要和小龍女結(jié)合,可見封建貞節(jié)觀念在他心目中根本沒有地位。楊過是禮教習(xí)俗的

自覺的叛逆者。

不僅楊過一人如此,其他小說人物像“九指神丐”洪七公的豪爽熱誠,全無偽飾;

“東邪”黃藥師的灑脫超逸,偏于乖戾;“老頑童”周怕通的了無機心,天真率性;令狐

沖的狂放不羈,笑做江湖;狄云、張無忌的躲開污濁,遁世而居;他們都是獨立的樹,

而不是依附的藤蘿。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擯棄“權(quán)勢”、“威?!薄ⅰ坝癫敝愂浪着f觀念,

追求自由自在、合于天性的生活。令狐沖說:“人生在世,會當暢情適意,連酒也不能喝,

女人也不能想,人家欺到頭上不能還手,還做什么人?不如及早死了,來得爽快?!边@正

是個性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在金庸筆下,連已經(jīng)繼承了帝位的段譽、段智興,最后也都走

上出家之路。

金庸筆下男女主人公的愛情,也已拋開一切社會經(jīng)濟利害的因素,成為一種脫俗的

純情的也是理想的性愛。郭靖完全不考慮華箏的公主地位而決心與黃蓉相好。趙敏為了

張無忌,毅然拋開郡主的家門。胡一刀選擇妻子時,置大筆財富于不顧,他說:“世上最

寶貴之物,乃是兩心相悅的真正情愛,決非價值連城的寶藏?!狈泊朔N種,無不寄托了作

者的感情傾向。

金庸在個人與社會總體的關(guān)系上,主張要為多數(shù)民眾的利益著想。贊美喬峰、郭靖

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態(tài)度;而在個人與個人的關(guān)系上,主張尊重個性、保持獨立人格,

同情和肯定上述一大批具有真性情的人物:這正代表了現(xiàn)代意識的兩個重要側(cè)面。人,

總是既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又要保持獨立的個體人格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像近

代西方有些人那樣只講個性自由,以至自我膨脹,人欲橫流,社會公眾利益受到侵害,

這個社會就會發(fā)生種種問題??墒窍窆糯袊行┧枷爰夷菢?,只肯定群體或王權(quán)利益,

過分抑制甚至無視個體利益,犧牲人的個性,這個社會也會死氣沉沉,令人窒息,造成

許多悲劇。只有將社會責任和個性自由兩者兼顧,才真正是人類現(xiàn)代社會所應(yīng)有的健全

意識。才真正是金庸所要表達的現(xiàn)代意識。五 最能說明金庸小說富有現(xiàn)代意識的,也許

還是他作品中潛藏的那種獨立批判精神。

表面上看,武俠小說注定要遠離現(xiàn)實。但究其實,并不可一概而論。金庸小說的有

些內(nèi)容,是作者在當代生活中有所感受而發(fā),它們不但不脫離現(xiàn)實,反而應(yīng)該說是深入

現(xiàn)實的筆墨。作為政論家同時又是小說家的金庸,對諸多的社會現(xiàn)象和歷史事件,常常

保持著客觀、清醒、獨立思考的態(tài)度。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把得自現(xiàn)實的這些感受連同自己

的某些真知的見,融匯入小說,轉(zhuǎn)化成形象。這是金庸武俠小說富有思想性的一個重要

原因。

只要讀讀《射雕英雄傳》的第一回,我們就知道金庸不但相當熟悉南宋時期的政治

軍事斗爭,而且對那段歷史很有自己的見解。這一回的文字浸透著一種悲憤的激情,為

全書奠定了基調(diào)。一般人都知道,是秦檜害死了岳飛?!渡涞裼⑿蹅鳌穮s通過曲三和說書

人張十五之口,揭露了“真正害死岳爺爺?shù)淖锟準?,只怕不是秦檜,而是高宗皇帝”,

他為了坐穩(wěn)他的皇帝寶座,寧可把一心一意抗金、想要迎回徽欽二帝的岳飛害死,向金

國一再退讓,甚至竟然向金國皇帝上降表稱臣。這就使讀者很容易聯(lián)想到“九一八”事

變后中國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包括大片土地淪喪,主張抗日的張學(xué)良被囚禁,楊虎城被

殺害,等等。臺灣在五六十年代禁止《射鵬英雄傳》出版,除了作者金庸原先屬于香港

《大公報》系統(tǒng)這個政治因素外,上述小說內(nèi)容方面的問題可能也是一個緣由(直到19

79年,臺灣初次印這部作品時,還要改個名字,叫做《大漠英雄傳》。

在中國大陸經(jīng)歷過文化大革命的讀者,當他們讀到《笑做江湖》中寫日月神教和《鹿

鼎記》中寫神龍教的那些筆墨時,一定會聯(lián)想到“文革”時期林彪、“四人幫”強制推行

的所謂“早請示”、“晚匯報”、“三忠于”、“四無限”那套極端個人迷信的活動。小說中

的日月神教,在東方不敗和楊蓮?fù)ひ换锇殉窒?,強令徒眾服有毒藥物而自己則壟斷解藥,

以維持教主的個人權(quán)威。部屬每人說話,一開口就是:“教主千秋萬載,一統(tǒng)江湖”;“教

主令旨英明,算無遺策,燭照天下,造福人民,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又說什么:“教

主指示圣明,歷百年而常新,垂萬世而不替,如日月之光,布于天下”,“屬下謹奉令旨,

忠心為主,萬世不辭。”荒誕的情節(jié)形式,呈現(xiàn)著發(fā)人深思的現(xiàn)實內(nèi)容。有關(guān)神龍教的描

寫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筆墨并不是出現(xiàn)在“文革”結(jié)束。

中共中央作出否定這場動亂的決議之后,而是早在1967至1970年間“文革”正在

進行,林彪、“四人幫”氣焰如日中天的時候就寫出的。這就真正顯示出作者辨別復(fù)雜事

物的可貴眼力和敢于堅持真理的無畏勇氣。即使在香港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由于“左”傾思

潮的一度猖撅,要做到這一點也非常不容易,同樣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一位名叫林彬

的香港電臺廣播員,就因為批評“文革”中的個人迷信現(xiàn)象而在1967年那嘲紅色風暴”

中被人以汽油澆身活活燒死。金庸也曾被列入要殺的“五人黑名單”,一度被迫離港出走。

事情就曾這樣十分荒唐而又尖銳得血淋淋地擺在人們面前。只有了解這些,我們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關(guān)評論
我要評論
用戶名: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