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2011年開始學習單反攝影,入門器材:佳能5D3一代;鏡頭配置:24-105,70-200一代;攝影包:樂攝寶;三腳架:曼富圖。其他輔助配件如:濾鏡、儲存卡、移動硬盤等,費用在45000元左右。
學習攝影期間,參加了攝影協(xié)會舉辦的多次活動,也認識了攝影節(jié)的很多大咖級攝影家。因為攝影,多次去過國內的名山大川。
從學習攝影到癡迷攝影經過了三年時間,2014年在佳能推出攝影新品時,又購置了1DX(價格34900元),鏡頭配置:廣角16-35,附件配置一批。費用在50000多元。2015年,索尼推出微單,隨風購置索尼微單一臺,近20000元。
到目前為止,玩攝影僅購買器材花費十幾萬元。最近因為16-35鏡頭摔壞,無法修復,需要購置,還需要1萬多元。正在預算中。
我玩攝影當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娛自樂,曾經參加過一次中國攝影報組織的比賽活動,好像弄了個三等獎,有獎金,可憐。自此以后就斷絕了所有的攝影比賽活動。正式開始進入了自娛自樂模式,但攝影已經成為自己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沉重的攝影器材成為外出攝影的負擔。
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fā)展,攝影已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娛樂形式。 攝影的器材、方式都在變化。手機攝影開始流行。簡單易學,輕便快捷。手機攝影從開始就是使用蘋果手機,從一代蘋果用到了8PIUS,那費用也是杠杠的額。
攝影作為一種藝術活動,投入與產出的比例是嚴重的不匹配。但喜歡攝影不失為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活動。
我玩五年,最開始用尼康D3200到現(xiàn)有機身:7D、5D2、6D、6D2、5D3兩臺,5D4,D810、D850,富士T20+16-55/2.8、索尼A7M3。
現(xiàn)有鏡頭:尼康三大元,佳能大三元?70-200/2.8,100-400二代,35/1.4二代,135F2,85/1.8、24-105二代,適馬art系列:35/1.4兩個、50/1.4、85/1.4。索尼16-35/4、24-70/4、55/1.8。
索尼黑卡5,狗pro5,我的設備基本都在了,一臺無人機,Macbookpro和一些燈具就不算了,多少錢你自己看著算吧。
我不全靠攝影賺錢,基本賠錢,圈內人士都說;攝影就說把錢用光的藝術。但我屬于把錢用光,不是玩藝術的。
相機二手賣了,你舍得嗎?
我不舍得把相機給賣了,留作紀念吧!就象我的手機一樣,換了好幾部,也不舍得賣。?因為,它小巧,索尼,奧林巴斯,小驕車流線型,非常漂亮!賣不了幾個錢,留個念想!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其實應該反過來思考:“舊相機假如不賣掉,留著還有什么用?是留作紀念,還是送人?假如不賣,價格越來越低,怎么辦?”
我的第一臺單反相機,是佳能400D,當時孩子即將出生,為了留下珍貴美好的瞬間,在淘寶購買的,還是日本水貨,但是功能都正常,也發(fā)揮了很大用處。
后來隨著自己對攝影的逐步深入了解,開始升級全畫幅,就入手了佳能5D2。緊接著,隨著對攝影門類接觸的逐漸增多,對延時攝影、視頻拍攝的需求增加,入手索尼A7R2等相機。
包括航拍無人機也是如此,從大疆精靈3P入手,淘汰之后買精靈4P,緊接著買御2。也是不斷升級換代的過程。
在不斷淘汰、不斷升級的過程中,遇到太多類似的問題:相機賣二手,價格不高,舍得賣嗎?
我的個人體會是:賣!越快出手越好。
答案很簡單:因為除了極少數還有保值功能的個別款式之后,其它絕大多數相機或者無人機,留得越久,貶值幅度越大,越不值錢,價格也越來越低。
所以,晚賣不如早賣,早賣價高、晚賣價低。
那么,有朋友可能會說:價格不符合預期,我不賣了,想留著做紀念,或者送朋友。
這樣當然是可以的,但建議結合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
1、留著做紀念。器材更新?lián)Q代太快,每次都想留著做紀念,十幾年過去,家里閑置一堆雜物,都是淘汰下來的,卻從來沒有時間摸過一次,也沒紀念過一次。以后老了,沒有體力了,更沒有閑心和精力去整理這些“紀念”的雜物了。所以,所謂的留著做紀念,純粹是偷懶找借口。懶得折騰,懶得賣,懶得梳理整理自己的器材。
2、送朋友:那得看什么器材相機,假如是年代時間太久的相機器材,比如一臺佳能400D,送給朋友,朋友會覺得你看不起他?,F(xiàn)在手機攝影飛速發(fā)展,很多朋友用自帶的手機拍照,效果遠遠比你送他的二手相機。所以,二手器材,一般情況下,建議不要送朋友。使用上出點什么問題,還更加尷尬。
- 相關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