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正確.蛋彩畫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法。用蛋黃或蛋青調(diào)和顏料繪成的畫。多畫在敷有石膏表面的畫板上。
蛋彩的配方
蛋彩的調(diào)配是一門復(fù)雜的技巧,主要的用料有:蛋劑(蛋黃或蛋青)、亞麻仁油、清水、薄荷油、達瑪樹脂、凡立水、酒精、醋汁等,配制較復(fù)雜。配方的不同,使用方法及效果也不同。
其配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用全蛋:挑去蛋黃的薄膜和蛋胚后,將蛋放入瓶中搖晃至均勻,加上色料,調(diào)水。
2 用蛋黃:將蛋白和蛋黃分開,去除薄膜和蛋胚,蛋黃直接和色料相混,視需要調(diào)水??杉哟祝蓺⒕⒓訌娏鲃有裕┑亲⒁馄渌嵝钥赡軙鼓承┥首冑|(zhì)(如群青色)。水分在顏料中會逐漸蒸發(fā),而油的氧化則會緩慢進行。
3 用蛋白:蛋白使用前必需使它完全成為流動的液態(tài),所以將其打成白沫后用微濕的海綿吸收,再擠出在盤內(nèi)。反復(fù)數(shù)次后就成為液態(tài)。在光線作用下,它隨著時間變得不溶于水,但這種韌性用于繪畫的效果平平。
繪畫方法及其特點
蛋彩畫底子按古法制作,在平實干燥的木板拼合之后,敷以加膠溫熱的石膏涂料。石膏涂料需干后反復(fù)打磨,求其高度平滑方可使用。蛋彩多為透明顏料,不易覆蓋深色。因此制作時須由淺及深,由淡及濃,先明后暗,或薄施,或厚涂,前后程序非常重要。蛋彩畫的石膏底子吸水性強,蛋彩在上面干燥極快并留有明顯筆跡,所以不便先以大筆揮灑或者施以大面積的渲染,通常多以小筆點染,重疊交織的畫法為主。完成的蛋彩畫須在干燥處存放。
其主要步驟有:
1.打底:由于蛋彩畫的蛋黃調(diào)劑是一種薄的膠質(zhì),通常必需畫在打好底(如以gesso)的木版上,每一層底漆也必需是薄的。
2.作畫:蛋彩畫溶于水,可稀釋,可重疊。但必需等待之前的圖層稍微干燥后再下筆,以免將先前的顏料粘起、破壞。蛋彩不適合將色彩直接調(diào)降彩度,而較適合以透明、稀釋重疊的方法作色彩變化。這種液態(tài)涂料也不像油畫那樣適合厚厚涂抹或半干混色。
3.收尾:蛋黃本身富有溫潤的光澤,且隨著時間變得越堅硬。所以完成后不必上保護亮光漆(以天然樹脂制成),但也可以在完全干燥后幾個月之后加上。
為防止蛋質(zhì)霉變,亦可在充分干燥的畫面上進行打蠟或磨光處理。打光劑多用蜂蠟與松節(jié)油的溶液。
用蛋彩法畫的壁畫稱為濕壁畫,有不剝落、不龜裂、保存長久的特點。色彩鮮明而保持長久的優(yōu)點,更有肌理的細膩,色彩層次豐富透明的特點,適于光澤煥發(fā),色調(diào)輝煌的描繪。
蛋彩畫繪畫技巧
蛋彩畫顏料干得快,作畫時每次只能上薄薄的一層,并盡量使用十字型筆觸 (cross-hatching)使顏料能均勻地形成肌理。由于干得快,畫家必需在極短時間年處理好光線、明暗;所以在質(zhì)感的要求上就比較困難。此外蛋彩畫未干的時候,顏色比較淺;干了之后、顏色就會變深而且有光澤;而且有一種蒙眬而柔和的效果。不過蛋彩畫因為不能像油畫一樣反覆涂厚,所以很少有像油畫那樣顏色深重的作品。
掌握蛋彩畫法需要高度的耐心和長期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文藝復(fù)興時代意大利畫家喬托、達芬奇,L.、米開朗基羅及提香都曾運用過這種畫法并獲得了輝煌成就。
作蛋彩畫注意的原則
1.蛋彩調(diào)料必需新鮮(當日調(diào)制),用多少準備多少。
2.繪畫工作時間緊湊,因為蛋黃干得快。
3.工具的洗滌必需是每階段即時地用熱水清洗。
4.如果膠質(zhì)太濃稠可能造成色料變暗,甚至造成裂紋或剝落。
5.調(diào)顏料的原則:減少膠量可以避免表層干燥時因收縮將(膠質(zhì)較少的)底層色彩拔起。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