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入戲行的時間講,那陳素真肯定是最早的,出名也是最早的,如果說按入行的戲齡講,非常香玉大師莫屬,為什么呢?一是因為常大師一生沒有離開豫劇舞臺,為豫劇的發(fā)展付出了畢生精力,而陳大師在一生中卻有一、二十年離開了豫劇舞臺,二是聲腔,做為戲劇演員沒有好嗓子還唱的什么戲,包括各個劇種,對于戲劇觀眾來說主要還是聽的多 看的少,看戲包括聽?wèi)?,聽?wèi)騾s不包括看戲,三是思想境界,常大師捐飛機之舉在中國戲劇界沒人能比,四是對豫劇的影響和推廣,陳與常相差巨大,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總上所述,常大師的影響遠遠高于其他幾位大師,排在第一位是理所當(dāng)然的,如果按本人自己的看法,幾位大師的排名應(yīng)該是:常、馬、崔、閆、陳。
瀉藥,這種問題我不知道是啥意思,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偶像,這是外力不可轉(zhuǎn)移的。
現(xiàn)在觀眾喜歡聽啥?真是唱腔優(yōu)美,插渾打科,丑角戲更易被人接受,或者老是那幾段老戲,還能說出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等理由。
看了看評論區(qū),真是,98的老人家手機玩的賊溜,我等汗顏。不過作為98的您,你的評論恐怕不足為憑吧。
說實話,豫劇里,男的高手不多,論實力唐喜成和李斯忠是成就最高的,至于牛得草,主要是丑角。海連池是曲劇,再往后就要排李樹建,王善樸。曲劇是任宏恩,胡希華。就到這里吧。
至于女中豪杰,說實話,這不是吹,不管那個角,你不到開封唱,那是差的多,就連馬連良到開封,先是請了諸多人吃飯,才沒折在開封,可見開封人耳朵有多刁。就像說書的不去馬街。
過去第一個在開封唱響的是陳素真,然后是常香玉,小閨女閆立品。還有三鼎甲的司鳳英。不過從諸多方面證據(jù)來看,陳素真是35年前成名,包括司鳳英更早,常是36年后大紅,諸多不說大家可能都知道。單說一件事,常在開封的成名作不是秦雪梅,而是西廂中的紅娘,筆者有幸和早年間的老先生評價,豫西調(diào)的話,嗓門比較大,因為開始是武戲見長,而西廂是文戲,所以,開始雖然曲調(diào)和唱腔確實吸引人,但是從劇情到動作等等吧,缺乏應(yīng)有的規(guī)整,甚至有很多老先生會在舞臺下微微一笑(不知道你們知道這什么規(guī)矩?),后期常請人幫忙才穩(wěn)住陣腳。直到鞏縣一個煤老板成立了聞香社才算是真正和陳開始打擂臺。至于常求人的事,那就算了,這事咱是沒聽到。
直到解放后,政治的威力漸漸顯現(xiàn)出來,陳完敗,但在56年比賽還能和常平起平坐,足見陳的功力。甚至當(dāng)年還有位親戚在河南影劇院倒賣戲票,因為看不到陳素真,只能看別的,工資定的挺高,但是票價并不是最高。(可見黃牛的嗅覺和排名)。而河南在排名時是用的拼音排名,另外,據(jù)筆者所知,河南文化屆常的徒弟最多,而陳差的多。所以有些東西,只要自己心中有數(shù),不要非的計較這種無味的排名
如今健在的相聲演員,誰可以排進前十?
相聲經(jīng)過百余年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曲藝表現(xiàn)形式,而隨著相聲大師的相繼故去,相聲的輝煌年代似乎也在漸漸遠去。如果將如今仍健在的相聲演員排名,個人覺得能進前十的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馬志明、石富寬、趙偉洲、李伯祥、姜昆、王佩元、魏文亮、田立禾、牛群、馮鞏。
馬志明,馬氏先生的代表馬志明,相聲泰斗馬三立的長子,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代拉師弟。雖然馬志明師承上屬于侯寶林的代拉師弟,師父是朱闊泉,但是馬志明算是父親馬三爺一點點教出來的,就這樣的家學(xué)淵源,馬志明相聲水平可想而知。
馬志明
馬志明和父親、師哥比,自然要差上一大截,但是作為現(xiàn)在健在的相聲演員,卻是一座高峰,其不僅輩分最高(寶字輩),而且藝術(shù)水平深厚,就連搭檔黃族民也是自己一點點教出來的,馬志明的《大保鏢》、《糾紛》等都是相聲界中的典范之作。
石富寬,文字輩的捧哏名家生于1949年的石富寬,是文字輩相聲演員,其師承高鳳山,同時也有一個名氣更多的徒弟-于謙,郭德綱的成功與于謙密不可分,而和師父石富寬比起來,于謙水平還差不少。
石富寬
石富寬早年和侯耀文搭檔,表演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相聲段子,比如《糖醋活魚》、《口吐蓮花》等。
趙偉洲,相聲怪才,明字輩門長趙偉洲,明字輩相聲演員,同時也是明字輩的門長。其生于1950年,父親是文字輩門長趙心敏,而師父則是文哏大師蘇文茂,趙偉洲算是從小出生在相聲窩子,父親師父都是相聲名家,大家。而趙偉洲也得到了不少相聲名家大師的指點。
趙偉洲
趙偉洲不僅能表演,而且擅長創(chuàng)作,其為楊少華量身打造的《枯木開花》、《聘文書》等等都是相聲作品中的佳作。如今的趙偉洲已經(jīng)和楊少華裂穴,偶爾和同樣落單的劉偉搭檔表演。
李伯祥,相聲快嘴名家李伯祥,相聲文字輩演員,80多歲仍活躍在舞臺上,時不時來一段貫口贏來滿堂彩。李伯祥以貫口著稱,其父親是相聲名家李潔塵,而師父則是寶字輩門長趙佩茹,李伯祥5歲便登臺表演,是名副其實的相聲神童,而其一身能耐則屬于父親師父嚴(yán)打出來的。
李伯祥
李伯祥的貫口功底深厚,其表演干脆火爆,尤其和杜國芝搭檔默契,贏來了“李杜”的稱號,李伯祥的《地理圖》、《報菜名》仍是貫口表演中的高峰之作。
姜昆,電視相聲的領(lǐng)軍人物姜昆,1950年人,但屬于明字輩演員,其師承相聲大師馬季,是電視相聲的領(lǐng)軍人物。雖然現(xiàn)在姜昆受到不少非議,但是沒有人可以否認(rèn)姜昆在80年代對相聲的領(lǐng)軍作用。
姜昆
姜昆和李文華、唐杰忠搭檔表演的《如此照相》、《虎口遐想》、《電梯奇遇》等火遍全國,而姜昆也有比較強的創(chuàng)作能力,其得到師父侯寶林、老祖馬三立、師父馬季的肯定,開創(chuàng)了一個相聲的新時代。
王佩元魏文亮,低調(diào)的相聲名家說起王佩元和魏文亮,其實很多人并不太熟悉,但是其相聲功底深厚,表演風(fēng)格大方,是功底扎實的相聲名家。兩位都是文字輩相聲演員,其中王佩元師承常寶霆,而魏文亮師承武魁海。
王佩元
王佩元不僅功底深厚,而且長得也很喜慶,前后與蘇文茂、常貴田搭檔,表演了諸多膾炙人口的相聲段子,例如王佩元和蘇文茂搭檔表演的《批三國》、和常貴田搭檔表演的《攀龍附鳳》都是經(jīng)典的相聲作品,如今的王佩元也還活躍在舞臺之上,其還和嘻哈包袱鋪的高曉攀同臺表演過。
魏文亮
魏文亮屬于相聲世家,其姐姐魏文華、姐夫劉文亨也都是相聲名家,魏文亮藝名“小怪物”,其少年成名,和多位前輩都搭檔過,而且其也是唯一曾獲臺灣金曲獎提名的內(nèi)地相聲演員。
田立禾,樸素的相聲大家田立禾,對于不少人而言有些陌生,但是說起其師父,卻是無人不知,田立禾生于1934年,其師父是相聲大門長張壽臣,田立禾也是張壽臣的關(guān)門弟子,能得到師父的如此重視,其水平自然不會差。
田立禾
如今的田立禾已經(jīng)80多歲,還偶爾登臺表演,其從藝時間久,表演精湛,是相聲界健在演員中功底最為深厚的名家之一。不僅如此,其生活樸素,在一些媒體上曬出田立禾先生的居家照,甚為樸素低調(diào)。
牛群馮鞏,春晚相聲的期待牛群馮鞏絕對是相聲界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相聲搭檔。牛群師承常寶華,屬于文字輩相聲演員,而馮鞏師承馬季,屬于明字輩相聲演員,兩人搭檔表演了許多相聲段子,而且多次登上春晚,并且成為春晚中最為火爆的相聲搭檔。
牛群馮鞏
牛群馮鞏先后表演了《小偷公司》、《辦晚會》、《拍賣》、《點子公司》、《瞧這倆爹》等等,都是相聲名作,值得一提的是兩人的裂穴也成為春晚相聲衰落的重要事件之一,從此在春晚之上,相聲徹底干不過小品了。
我覺得相聲演員可以排進前十位的有:郭德綱 于謙 盧鑫 玉浩 劉驥 張番 高峰 孫悅 郭陽 郭亮 他們當(dāng)中,郭德綱和郭陽郭亮的相聲,我真的是百聽不厭啊!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