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不對稱下,早期的依靠炒作的網(wǎng)紅而亦!作品沒有深度可言,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如果看他的作品,那就是幼稚,我這里講的是他所有的作品。另外備注:除了卡丁車,其他的是不是他本人所作,本人存懷疑態(tài)度!
毫無疑問,韓寒活成了大部分80后想象中的樣子。灑脫自由,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真實自我,不用為五斗米卑躬屈膝。他是作家,也是車手,還是新銳導演。而這一切,源于一次作文大賽。一、初出茅廬
1982年,韓寒生于上海一個普通的小鎮(zhèn)上,父母都是單位職工,算是一般家庭。但是,如果和9億農(nóng)民子弟比較,那是甩了幾條街了。
韓寒的父親是一位不知名編輯,有著很好的文筆,卻沒有很好的機遇。為了培養(yǎng)兒子,家里藏書無數(shù),因此韓寒比普通人多讀了不少書。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韓寒很快展現(xiàn)出文學天賦。
2000年左右,為了挖掘文壇新人,萌芽雜志社面向全國舉辦了新概念作文大賽。韓寒依靠《求醫(yī)》入圍復賽,復賽的時候,韓寒因故遲到,主辦方求賢若渴,給了韓寒單獨復賽的機會。一個水杯,一杯水,一塊抹布,這就是復賽的題目。一小時后,《杯中窺人》應運而生。這篇文筆老辣的文章,驚呆了所有評委。
后來,韓寒趁著東風,順勢出版了處女作《三重門》,這部模仿《圍城》的小說,瞬間在校園里流行起來。與此同時,韓寒七門不及格的消息也傳播開來,韓寒現(xiàn)象成了2000年媒體關注的焦點。就這樣,18歲的韓寒被推上了歷史舞臺,他也因此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
二、博客風云
為了維持熱度,韓寒以一年一本小說的速度,相繼出版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長安亂》、《一座城池》、《光榮日》、《他的國》、《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等小說,幽默的文筆,灑脫的個性,讓韓寒一直是媒體喜歡的對象。
2006年,他開通了博客,經(jīng)常在博客上針砭時弊,對于熱門事件常有驚天言論。同時,他不畏強權,和許多文化大咖在網(wǎng)絡上大打筆仗,粉絲們看得如癡如醉,并且尊稱韓寒為“意見領袖”。在那個時代,元芳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韓寒,你怎么看?”
后來,韓寒玩膩了博客,開始變得溫和起來,進行了自我反思,不再寫評論性文章。
三、車手韓寒
2003年,韓寒以作家身份進軍車壇。從第一個彎道翻車到屹立于全國賽車之巔,韓寒用了6年時間。
賽車是燒錢的運動。前期,韓寒一直依靠高昂的版稅支撐著自己的賽車事業(yè)。隨著成績的進步,韓寒逐漸在車壇站穩(wěn)腳跟,有了車隊,有了贊助商,開始轉虧為盈。韓寒的人生從來不計算成本,只考慮熱不熱愛。
四、導演韓寒
2014年,韓寒以導演身份推出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后會無期》,故事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jīng)歷與際遇,同時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和歸宿。
播出以后,社會反響強烈,票房達到了6億之多。有了《后會無期》的鋪墊,韓寒又相繼推出了《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兩部電影,同樣獲得了社會的認可。
五、真假韓寒
2012年,方舟子打假韓寒,認為韓寒的文學作品都是團隊代筆所為,他只是臺前的傀儡。為了證明清白,韓寒甚至找出了自己當年的筆稿,還請律師起訴方舟子,后來撤訴,事件也因此不了了之。這件事情,讓韓寒的形象一落千丈,另外此時的韓寒已經(jīng)很少在博客發(fā)文章,小說也處于停業(yè)狀態(tài),不免讓人起了疑心。不過,筆者認為韓寒應該是貨真價實的,不存在團隊包裝。韓寒的幸運在于有一個懷揣文學夢想的父親,在韓寒的文學路上,父親肯定給了韓寒很大幫助。再說,父親給兒子鋪路,這是人之常情。
六、岳父韓寒
步入婚姻的韓寒,收斂了許多,甚至變得油膩。為了家庭的穩(wěn)定,他拋棄了“意見領袖”的頭銜,開始找回屬于自己的斂財之路,一切向錢看,是生活的重心所在?,F(xiàn)在的韓寒,更像一個路人,不發(fā)表任何言論,經(jīng)常陪著小野體驗鄉(xiāng)下生活。財務自由,讓他可以肆意妄為的享受人生。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嗎?有激情,為了夢想不顧一切;有退潮,歸于平淡怡然自得。
各位條友,韓寒的人生是你們所向往的嗎?歡迎留言評論。
- 相關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