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柔嘉集團
不是多音字。
后 hòu
名
(1) (會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從一口,發(fā)號者君后也。按從坐人,從口,與君同意。本義:君主,帝王)
(2) 同本義 [sovereign]
后,繼體君也?!墩f文》
班瑞于群后?!稌に吹洹?/p>
允王維后?!对姟ぶ茼灐r邁》
后王命冢宰?!抖Y記·內(nèi)則》
昔我先世后稷?!秶Z·周語》
皇皇后帝?!蹲髠鳌の墓辍?/p>
夏后 皋之墓也?!蹲髠鳌べ夜辍?/p>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窮國的國君);后辟(君主;帝王)
(3) 帝王的妻子 [empress;queen]
天子之妃曰后?!抖Y記·曲禮》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獨斷下》
又如:后族(皇后的親族);后黨(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親族或與皇后、太后利害關(guān)系一致的人所結(jié)成的政治集團)
(4) 古代指列國諸侯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肆覲東后?!稌に吹洹贰`嵭?“東后,東方之諸侯也?!?/p>
(5) 古代對長官、郡守或?qū)㈩I(lǐng)的尊稱 [high official]
赫赫明后,柔嘉維則。——漢· 李翕《西狹頌》
豈知吾后意,憂此毗陵最。—— 前蜀· 貫休《上孫使君》詩
(6) 指后土。對大地的尊稱 [the earth]
王大封,則先告后土?!吨芏Y·大宗伯》
又如:后皇(后土與皇天);后緡(地神)
(7) 姓。如:后緡(夏少康的母親)
詞性變化
◎ 后
後 hòu
動
(1) (會意。金文,從“彳”( chì),表示與走路有關(guān),從“幺”( yāo,小),從“攵”( suī),是“足”的反寫,有“行路遲緩”的意思)。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遲,后可知矣?!北玖x:遲到,走在后
(2) 同本義 [be(or come,arrive)late]
後,遲也?!墩f文》
非敢後也,馬不進也?!墩撜Z·雍也》
子路從而後?!墩撜Z·微子》
兄弟之後生者。——《儀禮·有司後》
臣聞命後?!蹲髠鳌ざü四辍?。注:“晚也?!?/p>
收氣乃後?!端貑枴の宄U笳摗贰W?“後,不及時也?!?/p>
知古則可知後?!秴问洗呵铩らL見》。注:“來也?!?/p>
又如:隨后就來;落后;殿后(行軍走在最后)
(3) 承繼 [inherit]
陷隊之士知疾斗,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后?!渡叹龝?/p>
◎ 后
後 hòu
名
(1) 后代,子孫 [male offspring]
式救爾後?!对姟ご笱拧ふ皡n》
為人後者為之子也?!抖Y記·雜記》
天下初發(fā)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代秦。——《史記·項羽本紀》
求太監(jiān)后。——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又如:無后;絕后;后葉(后代);后胤(子孫,后裔);后戒(后人的鑒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絕(沒有后代)
(2) 后世 [posterity]。
如:后鏡(后世的借鏡);后后烈(流傳后世的業(yè)績);后葉(后世);后報(來世受報應(yīng))
(3) 次序在后 [later]
子路從而后?!墩撜Z·微子》
后歲余?!读凝S志異·促織》
從諸君子之后?!濉?梁啟超《譚嗣同傳》
惟恐或后?!濉?周容《芋老人傳》
(5) 指肛門 [anus]。
如:后庭(肛門);后竅(肛門)
◎ 后
後 hòu
形
(1) 時間較遲或較晚。與“先”相對 [later;after]
君還而后退?!秲x禮·聘禮》
然后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墨子·尚賢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抖Y記·大學(xué)》
以五戒先後刑罰?!吨芏Y·士師》
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盾髯印ご舐浴?/p>
后遂無問津者?!獣x· 陶淵明《桃花源記》
后遂不復(fù)至?!鳌?魏禧《大鐵椎傳》
花朝節(jié)后?!鳌?袁宏道《滿井游記》
其后為之者較少?!淘唷秷D畫》
又如:后時(后來;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兒(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2) 后面,位置在后 [behind;back]
事成而後?!抖Y記·樂記》。注:“謂位在下也?!?/p>
以後路與冕服?!抖Y記·雜記》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后狼止?!读凝S志異·狼三則》
恐前后受其敵。
轉(zhuǎn)視積薪后。
以攻其后。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應(yīng)(居后作接應(yīng) 的部隊);后廷(后宮);后戶(后門);后言(背后的議論);后閣(在后面 的殿閣);先斬后奏
2. 柔嘉集團能量舒緩霜
古人取名講究“女詩經(jīng),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一起來看看詩經(jīng)里面的好名字!
風(fēng)篇
1、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 茂盛貌。
2、燕飛。
《邶風(fēng)·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3、淑慎。
《邶風(fēng)·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謹慎。如臺灣藝人名蕭淑慎。
4、惠然。
《邶風(fēng)·終風(fēng)》:“終風(fēng)且霾,惠然肯來”。惠然,順從貌。
5、靜姝。
《邶風(fēng)·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國里就加了個叫靜姝的角色,下文還有個“靜孌”,都是嫻靜美麗的意思。
6、煒彤。
《邶風(fēng)·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
7、洵美。
《邶風(fēng)·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多嶏L(fēng)·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
《邶風(fēng)·新臺》:“燕婉之求”。燕婉:安靜和順,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這一篇《新臺》主旨是諷刺衛(wèi)宣公的亂倫,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
《鄘風(fēng)·君子偕老》:“鬒發(fā)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樣眾多?!多嶏L(fēng)·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10、邦媛。
《鄘風(fēng)·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國家。媛:美女。另有“邦彥”——《鄭風(fēng)·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彥兮”。彥: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詞人名周邦彥。
11、靈雨。
《鄘風(fēng)·定之方中》:“靈雨既零”。靈雨:及時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該詞極易被念成“淋雨”,再取個“落湯雞”的外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
《鄘風(fēng)·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時王維有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
《鄘風(fēng)·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該篇的作者許穆夫人是我國見于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14、綠竹。
《衛(wèi)風(fēng)·淇奧》:“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15、琇瑩。
《衛(wèi)風(fēng)·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琇:寶石?,摚汗饬镣该?。
16、巧倩、美盼。
《衛(wèi)風(fēng)·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連用六個比喻,贊美衛(wèi)莊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
《衛(wèi)風(fēng)·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18、瓊琚。
《衛(wèi)風(fēng)·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后文還有(大名鼎鼎的)“瓊瑤”、“瓊玖”。
19、陶陶。
《王風(fēng)·君子陽陽》:“君子陶陶”。陶陶:快樂貌。
20、佩玖。
《王風(fēng)·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靜好。
《鄭風(fēng)·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靜好:安靜美好。胡蘭成和張愛玲結(jié)婚時,寫下:“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22、舜華、舜英。
《鄭風(fēng)·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顏如舜英”。舜華、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
《鄭風(fēng)·有女同車》:“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這個詞在整本詩經(jīng)里多次出現(xiàn),此處不一一列舉。
24、子佩。
《鄭風(fēng)·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這里都指對方的衣飾(從而代指對方)。
25、零露。
《鄭風(fēng)·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該詞溢滿了感傷的氣息(延伸義: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驟然浮現(xiàn)出小說或影視劇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紙···
26、婉兮、婉如。
《鄭風(fēng)·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婉如清揚”。婉:美麗。
27、瓊?cè)A。
《齊風(fēng)·著》:“尚之以瓊?cè)A乎而”。下文“瓊瑩”、“瓊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
《齊風(fēng)·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贊美眼睛美麗清亮。東晉陶淵明有詩曰:“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29、如英。
《魏風(fēng)·汾沮洳》:“美如英”,下文還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30、清猗。
《魏風(fēng)·伐檀》:“河水清且漣猗”。
31、素衣。
《唐風(fēng)·揚之水》:“素衣朱襮,從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幾道詞曰:“素衣染盡天香,玉酒添成國色”。
但是在《禮記》等典籍中,“素衣”也指喪服。
32、菁菁。
《唐風(fēng)·杕杜》:“有杕之杜,其葉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33、采苓。
《唐風(fēng)·采苓》:“采苓采苓,首陽之巔”。《詩經(jīng)》中,“采~”形式的詞語多次出現(xiàn),除此之外,還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都是采摘某種植物的意思。
34、文茵。
《秦風(fēng)·小戎》:“文茵暢轂,駕我騏馵”。文茵:車中的虎皮坐褥。這個詞外柔內(nèi)剛有木有!
35、湄。
單名一個“湄”字,取自《秦風(fēng)·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之湄”。雖然沒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適合取名。
36、渥丹。
《秦風(fēng)·終南》:“顏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色澤紅潤貌。
37、美淑。
《陳風(fēng)·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38、舒窈。
《陳風(fēng)·月出》:“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舒:舒緩輕盈貌。
39、楚楚。
《曹風(fēng)·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鮮明貌。蜉蝣是一種短命的小蟲,故而此篇的基調(diào)是消沉的。
40、如雪。
《曹風(fēng)·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個人最喜歡劉禹錫的一句:“晚來風(fēng)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41、薈蔚。
《曹風(fēng)·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薈蔚:云霧彌漫貌。
小雅篇
1、翕(xī)。
單名一個“翕”字,取自《小雅·鹿鳴之什·常棣》:“兄弟既翕,和樂且湛”。翕:和順。以讀音xī為名的人很多,但該字卻不常見?!兑捉?jīng)·系辭上·第六章》曰:“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靜翕”也是一個文靜內(nèi)斂的名字。
2、依依。
《鹿鳴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依依:柳枝隨風(fēng)飄搖。在其它語境中也形容不舍。
3、霏霏。
《鹿鳴之什·采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后文還有:“雨雪雰雰”)。霏霏:雪花紛飛貌。然而該詞多用以形容雨雪天氣,陰森氣氛= =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沒完沒了的下雨必然就令人抓狂了啊!所以凡事講個度,名中若用“霏”字,一個足矣!
4、燕綏。
《南有嘉魚之什·南有嘉魚》:“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燕:即“宴”,這里指宴請,描述席間的景象;綏:安寧。后文還有“燕笑”、“燕喜”等。
5、令儀。
《南有嘉魚之什·湛露》:“豈弟君子,莫不令儀”。令儀:優(yōu)雅的風(fēng)度。取這個名字的知名人士有:包拯他爹包令儀、孔祥熙和宋靄齡的長女孔令儀等。
6、聞天。
《鴻雁之什·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7、金玉。
《鴻雁之什·白駒》:“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金玉:比喻珍貴和美好。這里用作動詞,指珍惜。
8、攸寧。
《鴻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寧”。
9、駿德。
《節(jié)南山之什·雨無正》:“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駿德:猶言美好的品德。
10、翰飛。
《節(jié)南山之什·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翰飛:高飛。
11、巧顏。
該名字絕對是個大花瓶,看看《節(jié)南山之什·巧言》怎么說的:“巧言如簧,顏之厚矣”!這才叫罵人不帶臟字。在《詩經(jīng)》的語境下,無論“巧言”還是“巧顏”都是很不好的名字,不要被字面給騙了。
12、溱溱(音真)。
《鴻雁之什·無羊》:“旐維旟矣,室家溱溱”。和國風(fēng)篇第一個詞條“蓁蓁”是一樣的意思,表眾多。五行缺水的話可以用“溱”。此字多音,也讀秦。
13、嘉卉。
《谷風(fēng)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嘉卉:美麗的草木。是個帶著青草氣息的名字,小清新范兒。
14、雅南。
《谷風(fēng)之什·鼓鐘》:“以雅以南,以龠不僭”。雅和南均指音樂,且相當于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演奏的那種高雅音樂。
15、苾芬。
《谷風(fēng)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苾芬:芬芳。又如《谷風(fēng)之什·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16、思柔。
《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在這里,思是助詞,柔指柔和。形容美酒溫和。
17、英英。
《魚藻之什·白華》:“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輕盈明亮貌。在其它語境中,也可指杰出、有才、美好等。
大雅篇
1、維楨。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維:維系;楨:支柱,棟梁。后文《周頌·維清》中還有“維周之禎”,禎是吉祥的意思。
2、緝熙。
《文王之什·文王》:“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緝熙:光明?!段男牡颀垺r序》曰:“并文明自天,緝熙景祚”。
3、鷹揚。
《文王之什·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鷹揚:猶言鷹之飛揚,威武貌?!逗鬂h書·劉陶傳》:“鷹揚天下”,霸氣外露有木有!但該詞極易被讀成“陰陽”,登時霸氣側(cè)漏了···
4、玉瓚。
《文王之什·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玉瓚:天子祭祀時用的酒器。
5、思齊。
《文王之什·思齊》:“思齊大任,文王之母”。這里“齊”字其實讀“zhāi”,通“齋”,端莊貌?!墩撜Z·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從而衍生出成語“見賢思齊”,這里就讀“qí”了。
6、徽音。
《文王之什·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徽音:美譽。
7、靜嘉。
《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維何?籩豆靜嘉”。靜嘉:潔凈美好。
8、清馨。
《生民之什·鳧鹥》:“爾酒既清,爾肴既馨”。
9、柔嘉。
《蕩之什·抑》:“敬爾威儀,無不柔嘉”。柔嘉:柔和美善?!妒幹病A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
10、柔惠。
《蕩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惠:柔和仁惠。
11、懿德。
《蕩之什·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懿德:美德。感覺這個詞兒一般都用作什么皇太后的封號···
12、穆清。
《蕩之什·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fēng)”。穆清指清和之氣。
13、哲成。
《蕩之什·瞻卬》:“哲夫成城”。
頌篇
1、秉文。
《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2、德純。
《周頌·維天之命》:“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德純:品德純正。
3、駿惠。
《周頌·維天之命》:“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駿、惠二字平列,皆為順之意。
4、振鷺。
《周頌·振鷺》:”振鷺于飛,于彼西雍”。振鷺:振翅高飛的白鷺。
5、和鈴。
《周頌·載見》:“龍旗陽陽,和鈴央央”。
6、馨寧。
《周頌·載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寧”。馨:馨香;寧:安寧。
7、純熙。
《周頌·酌》:“時純熙矣,是用大介”。純:大。熙:光明。
8、其琛。
《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赫鋵?。如外交部原部長錢其琛。
3. 柔嘉集團灸安康產(chǎn)品
心言
出處:愿言思子,中心養(yǎng)養(yǎng)-二子乘舟-詩經(jīng)
“心言”的基本意思是傾吐心聲之義。在詩中是心中多么思念你啊。蘊含了真摯的情感?!靶摹笔切男南嘤≈x,“言”是言論,見解,意見的意思。取名“心言”寓意孩子真誠,真摯,真心。
寧馨
出處:有椒其馨,胡考之寧-載芟-詩經(jīng)
獻祭椒酒香噴噴,祝福老人常安康。“寧馨”在詩中就是健康長壽的意思。“寧”有平安,安定之義?!败啊庇邢銡猓枷愕囊馑?。取名“寧馨”寓意孩子品德高尚,聲名遠揚,美好文雅。
孝永
出處:於乎皇考,永世克孝-閔予小子-詩經(jīng)
這句話的意思是:先父武王多英明,終身能夠孝祖宗。取名“孝永”顧名思義,就是永遠孝順。引申孩子重情重義,知道感恩。不忘初心,善始善終。
君柔
出處:視爾友君子,輯柔爾顏,不遐有愆-抑-詩經(jīng)
詩中的“君”一般都是指有品德的君子,表示品德高尚,尊貴正直的人。而“柔”是柔情,溫柔,柔和的意思。取名“君柔”寓意孩子溫柔高尚,德才兼?zhèn)?,溫婉?nèi)秀。
漢云
出處:倬彼云漢,昭回于天-云漢-詩經(jīng)
“云漢”是指銀河,取名“漢云”表達出氣勢恢宏之義,正如詩云:“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币旰⒆踊磉_,寬仁,博大之義?!霸啤庇行膽褟V闊,前程遠大等內(nèi)涵。寓意孩子忠肝義膽、頂天立地。
翰維
出處: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崧高-詩經(jīng)
“翰”在詩中就是才干,棟梁之義,就像詩中在說:申伯甫侯大賢人,輔佐王室國楨干?!熬S”就有了輔助,輔佐的才干。引申孩子穩(wěn)重,智謀雙全。“翰維”作為名字不僅給人儒雅的氣質(zhì),也有美好的品質(zhì)?!熬S”有維持,維護之義,取名“翰維”就有不斷地自我完善,優(yōu)越,超越的內(nèi)涵。
之柔
出處: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烝民-詩經(jīng)
“柔”在詩中是溫和善良之義,引申為柔美,溫柔等意思。而“之”是助詞,沒有實際的含義,搭配“柔”字,寓意孩子性格溫和、溫柔賢淑。像贊美的主人公一樣,有著美好的品質(zhì),令人敬仰,受人贊美。
良翰
出處:周邦咸喜,戎有良翰-崧高-詩經(jīng)
“翰”在詩中常常表達“棟梁”的意思,引申為人才,俊才,對國家,對百姓有幫助的人。而“良”字本義是良好,優(yōu)秀,杰出之義,取名“良翰”寓意孩子高瞻遠矚,卓爾不凡。這2句詩的意思是:周邦人民皆歡喜,國有棟粱得安寧。表達的情感是安寧,幸福美滿的美好畫面。
天駿
出處:崧高維岳,駿極于天-崧高-詩經(jīng)
這句詩的意思是: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聳峙入云天?!疤臁本褪顷坏囊馑?,而“駿”是駿馬,本義還有千里馬,寓意孩子才智超群,與眾不同。名字“天駿”字面意思,就是得天獨厚,天生就是一匹處在金字塔頂尖的良馬,引申孩子卓越,不凡,出眾。
成哲
出處:哲夫成城,哲婦傾城-瞻卬-詩經(jīng)
“成”有姓氏之義,符合“姓氏結(jié)合”的起名潮。而“哲”是聰明,智慧之義。引申為才能的意思。取名“成哲”寓意孩子會成為一個有智慧成就的人。引申為雪聰明、才智卓越。
4. 柔嘉集團產(chǎn)品價格
便,埂,梗 ,粳 ,哽 ,硬 。
5. 柔嘉集團是上市公司嗎
莫小魚:男主角,大學(xué)肄業(yè),職業(yè)原為黑車司機。在遇到姬可馨后走上一條他從未想到的人生旅程。
姬可馨:唐州電視臺女主播。曾懷上莫小魚的孩子,但因意外而流產(chǎn)。
郎堅白:唐州博物館館長,著名書畫家。之前與姬可馨是情人關(guān)系,后關(guān)系破裂。因發(fā)現(xiàn)莫小魚書畫的天賦,收其為關(guān)門弟子。
羅佳:莫小魚的初戀,因懷上龍文瀚的孩子而成為龍家少奶奶。
顧可可:舞蹈學(xué)院高材生,苗族人。莫小魚女友。
桑曉桐:戲曲學(xué)院學(xué)生,顧可可的閨蜜。原為文家昌的女友,在文家昌出軌后與之分手。莫小魚女友,體質(zhì)特殊。
龍幼萱:唐州藝術(shù)學(xué)院美術(shù)系教授。男主角的師姐、龍鼎天的軍師。頭腦精明,善于謀略,但是對于愛情過于計較,而不受莫小魚女人們的歡迎。莫小魚正妻。
顧依依:顧可可的妹妹,為技藝高超的蠱師、巫師。由于年紀還小卻陷入情網(wǎng),因此有時為了討好莫小魚,反而給莫小魚帶來不少的麻煩。莫小魚女友,得力助手。
杜曼雪:電視臺臺長,姬可馨的閨蜜,死過三個丈夫,據(jù)說是因其體質(zhì)特殊。莫小魚情人,體質(zhì)特殊。
陳南露:董子墨的初戀,慕正奇的妻子。之后成為莫小魚安插在英澤集團的手下。莫小魚情人。
蘇菲:新加坡人。畫廊老板,巴黎地區(qū)走私商人。之后幫莫小魚打理鳳凰島的事務(wù)。
陳婉瑩:香港人,知名律師。在被黑社會下降頭后陰錯陽差成為莫小魚的女人。
英康寧:漢鼎集團董事長,愛好收藏古玩。
蔣玉然:英康寧秘書。
克洛伊:法國古玩商貝特朗的女兒,北京大學(xué)留學(xué)生。
拓跋清婉:西夏王室遺族,因被黃俊才威脅而將莫小魚的毛料變賣。莫小魚女友,體質(zhì)特殊。
楊燕妮:公安局龍江分局局長,雷鳴山的妻子。曾為慕英澤的玩物,并曾和龍鼎天上床。莫小魚情人。
蒙秋娜:蒙恬后人。為了拿回莫小魚手里的酒具而為其打工。莫小魚女友,體質(zhì)特殊。
完顏柔嘉:大金王朝公主,西夏王朝王子李元日的妻子,因為和趙元郎相愛被發(fā)現(xiàn)而自殺,被其父封于古墓中。數(shù)百年后被李元日喚醒而成為莫小魚的女人。
杜曉婉:杜曼雪的侄女,顧依依的閨蜜。被顧依依洗腦后愛上了莫小魚,與姑姑杜曼雪有相同的體質(zhì)。莫小魚女友。
羽田愛:石田陽平的徒弟,金百合組織的重要人物。被石田陽平派去控制莫小魚。莫小魚情人。
白鹿:國安局成員,一心為國。因為幫助莫小魚而被國安開除。莫小魚情人。
池田之鷹:山口組組長池田章六的女兒,被培養(yǎng)為山口組繼承人。懷有莫小魚的孩子。
于子鴿:證監(jiān)會副主席于和陽的女兒,因不滿其父與皮特交好而移民澳洲。
小野百合:日本地區(qū)走私商人小野健太郎的女兒,日本高中生,退學(xué)后跟隨莫小魚前往中國。
櫻木貞子:殺手組織櫻花宗的宗主繼承人,據(jù)說其父母皆為中國人。懷有莫小魚的孩子。
水野朝陽:櫻花宗的大首領(lǐng),相當于櫻花宗的副宗主。后權(quán)力被迫交于顧依依。
小飛花:明正和尚的師侄,武力高強,個性單純固執(zhí),莫小魚的跟班,暗戀莫小魚。莫小魚女友。
梅蕓蕓:梅家菜老板,梅文化的女兒。莫小魚女友。
楊帆:莫小魚的親生母親,唐州商業(yè)銀行行長,與莫小魚分開22年。
陳一凡:莫小魚的親生父親,美籍華人。
謝佳人:莫小魚同母異父的妹妹,謝氏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男朋友為霍偉剛。
山本琉璃:山本五十七的二女兒,日本高中生,并計劃于畢業(yè)后前往北京大學(xué)留學(xué)。
山本美雪:山本五十七長女,北京大學(xué)留學(xué)生。
《國色天香》是釣人的魚創(chuàng)作的都市小說。以文物制假售假真相,文物買賣江湖洞察人性善惡。局中局,計中計,三教九流,五行三家,揭秘文物江湖。
6. 柔嘉集團簡介
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是清康熙年間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后來卻因為朋黨的罪名被罷黜職位,后雖官復(fù)原級,卻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
明珠個人魅力非同一般,他精通滿漢文化,做事干練,對人熱情,能言善辯、正直不阿(早年),不惟權(quán)貴而又忠貞不虞,所以才能在康熙如此一代名君下仍有如此作為,歷任刑部、兵部、吏部、禮部尚書,而后在“相位”二十載。
納蘭明珠,是滿洲正黃旗人,家族雖為清之望族葉赫氏,卻幾乎沒有從中得到什么好處,葉赫氏在康熙年間益以沒落,明珠也僅僅從其父繼承到侍衛(wèi)名而以,從此靠其雙手打下一片天地。
明珠之岳父乃多爾袞親兄英親王阿濟格,此人戰(zhàn)功無數(shù),但狂妄自大,自多爾袞死后繼續(xù)無法無天,順治為除此大患,將其與已得親王爵的三子賜死,得公爵位的二子削爵,其余人一律扁為庶民。
明珠與其女的婚姻,非但沒有給他絲毫好處,還給他的前途帶來了那么一些黑暗。
但納蘭明珠始終是個璀璨的明珠,黑暗終究是掩蓋不住光芒的。
明珠之罪名雖為朋黨,但其的忠心卻是可鑒的,他對清王朝付出了幾乎一切,但在位及人臣之時,卻了為了家族復(fù)興留下了永久的罵名,也成為了他永久的痛。
他在三藩做大,毫不顧及自身,毅然上書議撤三藩,為收復(fù)臺灣更以身入虎口,為抗擊外敵,深入敵區(qū),做為一位文官,是不易的,做為臣子,是盡忠的。
而其能力還不僅僅在此。
納蘭明珠初任云麾使,二任郎中,三任內(nèi)務(wù)府總管,四任弘文院學(xué)士,五任加一級,六任刑部尚書,七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八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經(jīng)筵講官,九任經(jīng)筵講官、兵部尚書,十任經(jīng)筵講官、兵部尚書、佐領(lǐng),十一任經(jīng)筵講官、吏部尚書、佐領(lǐng),十二任加一級,十三任武英殿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佐領(lǐng)、加一級,十四任今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佐領(lǐng)、加一級,而后更賜三眼花翎,在“相位”二十載,其能力可見一斑。
納蘭世家 納蘭家族入關(guān)前可上溯至海西女真葉赫部。
其部首領(lǐng)貝勒金臺石在對抗努爾 哈赤統(tǒng)一東北女真的戰(zhàn)爭中,城陷身死。
納蘭其子尼雅韓隨葉赫部遷至建州,受佐領(lǐng)職。
在滿洲入關(guān)過程中,積功受職牛 錄章京(騎都尉)。
尼雅韓妻墨爾齊氏,有長子鄭庫,次子明珠。
納蘭明珠生于天聰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衛(wèi),従鑾儀衛(wèi)治儀 正遷內(nèi)務(wù)府郎中,內(nèi)務(wù)府總管、弘文院學(xué)士、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 士、加太子太傅,又晉太子太師,成為名噪一時,權(quán)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
人以 “相國”榮稱。
他官居內(nèi)閣十三年“掌儀天下之政”在議撤三藩,統(tǒng)一臺灣,抗 御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了積極作用。
同時作為封建權(quán)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寵信,獨攬朝政,貪財納賄,賣官鬻爵,被參劾,在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內(nèi)部斗爭中,經(jīng)歷 榮辱興衰,有起有落。
明珠妻覺羅氏為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正妃第五 女。
有三子:長子納蘭性德,次子納蘭揆敘,三子納蘭揆方。
納蘭性德生于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 1月19日),17歲入太學(xué)讀 書,18歲中舉,22歲考取進士,被康熙授三等侍衛(wèi),以后升二等侍衛(wèi),再升為一 等侍衛(wèi)。
他作為乾清宮侍衛(wèi),于皇帝左右,隨侍扈従,由于才華出眾,為皇上看 重,有詞集《側(cè)帽集》、《飲水詞》刊行于世。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 年7月1日)納蘭性德病故,享年31歲。
納蘭性德17歲時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 氏成婚,兩人情感甚篤,婚后三年盧氏不幸亡故。
納蘭性德又續(xù)娶關(guān)氏。
納蘭性 德有三子,長子富格為側(cè)室顏氏所出,次子富爾敦為盧氏所出,三子富森為沈宛 出。
其孫名瞻岱。
揆敘,明珠次子,初為佐領(lǐng)、侍衛(wèi),后由翰林院侍讀,侍講學(xué)士擢掌院學(xué)士, 兼禮部侍郎,遷工部右侍郎,轉(zhuǎn)工部左侍郎,遷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 著有《益戒堂集》、《雞肋集》、《隙光亭雜織》、《后識》。
因為立儲問題使 康熙震怒,又被上疏以流言盛傳遭指責(zé)。
至雍正朝其身后名份又進一步被貶,直 至乾隆年才得以恢復(fù)。
揆敘妻耿氏為耿聚忠之女。
耿聚忠是清初“三藩”之一耿 精忠三弟;靖南王耿繼茂之三子。
耿聚忠娶安郡王岳樂之女和碩柔嘉公主為妻, 生耿氏。
由于此種關(guān)系耿氏出入皇宮,上下以格格稱呼。
耿聚忠因忠于清王朝, 未従“三藩之亂”,被加太子太保銜得善終。
納蘭揆方為明珠三子,其妻為禮親王代善曾孫和碩康親王杰書第八女,是為郡主。
揆方作為和碩額附(郡馬),其禮遇與公爵同。
揆方夫妻雙雙相繼而亡,留有二 子:安昭、元普。
后經(jīng)康熙命均過繼給揆敘夫婦,并改名永壽、永福。
納蘭永壽于十六歲任佐領(lǐng)、侍衛(wèi),正黃旗滿洲副都統(tǒng),禮部右侍郎,又改任兵部 左侍郎,永壽娶正黃旗漢軍副都統(tǒng)含太公之女阿氏,生有四女,其一女后來做了乾隆弘歷的舒妃。
蘭 納蘭永福與皇九子允禟之女三格格成婚,官至內(nèi)務(wù)府總管。
他因與岳丈皇九子允禟的親緣關(guān)系,先后支持允禧、允禵謀取皇位,結(jié)怨于皇四子胤禛,成為雍正的政敵,為其所惡,被革職。
后任盛京戶部侍郎,直至乾隆四年。
納蘭瞻岱為納蘭性德之孫,官至乾隆朝正紅旗滿洲副都統(tǒng),提督直隸總兵都督同 知。
并追贈其父福格為光祿大夫正紅旗滿洲副都統(tǒng),又晉贈光祿大夫提督直隸總 兵官都督同知。
其母盧氏,生母顏氏也“并誥贈一品夫人”。
納蘭納蘭家族因封建貴族制度而世代為官,并一度位極人臣,通過血緣、婚配等 與清王朝構(gòu)成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納蘭性德本人及胞弟揆敘和兒子福格均極具才學(xué); 父兄子弟所供職官亦文武兼俱,由此構(gòu)成的家族世系,是封建上流社會的縮影,具有相當?shù)牡湫鸵饬x。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