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已經快到尾聲了,我只能說今年錢不只是難掙,而是相當難掙。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結合國內情況,很多工廠不是沒有訂單、就是封控停產,作為企業(yè)老板們只能苦苦掙扎。而員工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能拿個保底工資。保底工資里還要扣除保險,到手的收入已經寥寥無幾,這點工資足以維持一個人的溫飽。但是對于要養(yǎng)家糊口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呀!
2022年錢不好掙也就算了,隨著物價的上漲,生活成本的提高,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個人覺得未來1-2年里,不建議大家購買房子、車子、以及大額投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守住本來就不富裕的腰包,否則個人及家庭扛不住一定風險沖擊。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也沒有辦法,也改變不了什么,只能希望大家一起盡快度過這個“寒冬”!
錢難掙,只是對于普通的底層打工者或者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難,對于目前社會上真正有錢、有背景的人而言,是不存在什么錢難掙的問題?,F(xiàn)在社會上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那這些20%以內的人,他們就愁錢花不出去呢,哪里有什么錢難掙的道理。
那么對于普通人來說,為什么會覺得錢難掙呢?
受疫情的影響在疫情發(fā)生之前,國家經濟是高速增長的,疫情發(fā)生這幾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于普通人而言,由于疫情的影響,中小企業(yè)復工復產很難,企業(yè)融資也很難,很多中小企業(yè)面對的已經不是好與壞、快與慢的問題,而是能否生存下去的問題,企業(yè)想生存就只能通過減少人數(shù)或者降低員工工資,對于打工者來說,收入減少,當然會覺得錢越來越難賺了。
當前受疫情沖擊最大的行業(yè)當屬服務業(yè),尤其是旅游、住宿餐飲、線下培訓等行業(yè),這些行業(yè)多數(shù)為百姓自行創(chuàng)業(yè)。這幾年因為疫情影響而受到的損失不是一點兩點,利潤不增,但是房租或人員費用卻沒有減少,所以這些創(chuàng)業(yè)者會覺得錢越來越難賺了。
支撐不下去店鋪會選擇停業(yè)或退租,這樣對于店鋪所有者來說就少了租金這部分收入,也會覺得錢難賺。
物價越來越高現(xiàn)在物價是越來越高,去生鮮超市轉一圈,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低于五塊錢的水果,蔬菜價格跟幾年前相比更是翻了一倍。再說說油價,92號汽油已經接近9塊錢,兩年前加滿一箱油的價錢現(xiàn)在只能加半箱油了。
這些都是普通百姓每天最基本的花銷。在什么都漲就工資不漲的今天,工資收入增長跑不贏物價,當然會覺得錢難掙了。
競爭越來越激烈現(xiàn)在大家都學會了做生意賺錢了,導致最底層行業(yè)競爭激烈,賺錢越來越難了。有的人看到別人在開醫(yī)店做生意賺了錢,全都來做這行的生意。結果是,除了壟斷行業(yè)外,每個競爭性行業(yè)里面都擠滿了創(chuàng)業(yè)者,人滿為患。現(xiàn)在有些行業(yè)可能一開始還能賺到點錢,越往后面錢越難賺。我家小區(qū)附近口腔診所就4家,藥店有8家。市場的總需求量就那么大,被這么多家店鋪分食,當然會覺得錢難掙了。
在錢難掙的今天,該如何捂住自己的錢袋子?
有錢放在銀行存定期,不要想著投資、炒股錢難掙的今天,已經掙到的錢要捂住,要安全第一。
普通人最好不要隨便跟風投資,投資需要眼光,需要能力,需要人脈,而這些東西往往是普通人所不具備的。
股市中賺錢很快,但虧錢也很快.單看2022年的股市就呈一路下跌趨勢,多少人幾天內就損失了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就連原本以為安全的理財最近也呈現(xiàn)出了負增長。所以有錢還是放在銀行存定期最安全,雖說放在銀行會貶值,但是貶值的速度總是慢的過虧損的速度吧,再怎么貶值存在銀行里的錢也還是你的錢。
踏踏實實干好工作在疫情發(fā)生的這幾年,有多少人失了業(yè)。所以如果此時你還有一份可以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請你做好這份工作,同時也要帶著一份感恩的心,感恩你的老板還能給你提供一份可以掙錢的工作。如果眼高手低,干不好工作,很可能連這份錢也掙不到了。
尋找一些做副業(yè)的渠道做好主業(yè)的同時,如果還可以開辟一些副業(yè),那就更完美了。這里指的副業(yè)是保本的,至少是不賠錢的。
自媒體時代,給很多人提供了賺錢的機會。咱雖然不能像大V那樣月入幾千幾萬的,但賺個買菜錢還是可以的。怕就怕很多人瞧不上這點錢,絕得費這么大的功夫才這么點收入,不劃算??墒沁@些時間你如果不用來寫作、拍視頻,你又用在哪呢?還不是追劇、看手機。追劇、看手機能看來買菜錢嗎?
還有一些副業(yè),比如跑滴滴、跑腿、代駕,這些都是保證掙錢無損失的。
所以不要“低的瞧不上,高的掙不來”,放下面子,生活會給你回報的。
錢不值錢也好,錢難掙也罷,這都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產物,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幫人可以改變的現(xiàn)實。我們能選擇的只有順應時代,做好自己,要相信“路阻且長,行則將至”。
- 相關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