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容院李時珍奇經八脈
李時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廣黃州府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與“醫(yī)圣”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后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yī)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南直隸、河南、北直隸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并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y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
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被后世尊為“藥圣”。
個人著述:
李時珍的著作尚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傳世;還有《命門考》《瀕湖醫(yī)案》《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天傀論》《白花蛇傳》等,皆佚。
2. 奇經八脈考李時珍
李時珍:撰寫了《本草綱目》,讓地球人都知道我國古代的醫(yī)術是多么的發(fā)達。最大的貢獻是寫了《本草綱目》
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y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余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jié)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類。經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共收載歷代諸家本草所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其中植物藥1094種。礦物、動物及其他藥798種,有374種為李氏所新增。每種藥首先以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誤,詳述產狀;再次是氣味、主治、附方,說明體用。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藥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后世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3. 李時珍奇經八脈中醫(yī)學堂
祖父:為鈴醫(yī)(走方郎中)。
父:李言聞,字子郁,號月池,當地名醫(yī),曾封太醫(yī)院吏目。
兄:李果珍。
子:李建元。
他的兄弟一個叫李分珍。還一個叫李秒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zhèn)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后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yī)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并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y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4. 李時珍醫(yī)療美容
皂角蘆薈適合美容和食用。 皂質蘆薈須根系,無莖,葉簇生于基部,呈螺旋狀排列,葉呈半直立或平行狀。其葉汁如肥皂水,十分滑膩。皂質蘆薈變種較多,如廣葉皂質蘆薈,葉上有白色條斑、紋理清楚,葉片寬大,具有較高手觀賞價值。皂質蘆薈葉片薄,新鮮葉汁有護膚作用。但所含黏性葉汁不如庫拉索蘆薈豐富。多用于觀賞,至今尚無大面積的產業(yè)化栽培?! ≡斫翘J薈可用于美容皂草蘆薈的葉汁如肥皂水一樣,十分滑膩;葉片薄,其上花紋和斑點極多。皂草蘆薈也未被載入藥典,但被證明外用治療風濕癥效果很好,新鮮葉汁也有一定護膚作用?! √J薈原產于非洲熱帶干旱地區(qū),一般來說,蘆薈被作為原產于非洲的植物。蘆薈分布幾乎遍及世界各地,據調查,在印度和馬來西亞一帶、非洲大陸和熱帶地區(qū)都有野生蘆薈分布。在我國 云南元江地區(qū),也有野生狀態(tài)的蘆薈存在?! 〉侥壳盀橹?,我們所知道的關于蘆薈的最早記載,是古代埃及的醫(yī)學書《艾帕努斯·巴皮努斯中所記錄的,考古發(fā)現在埃及蘆薈被放置在金字塔中木乃伊的膝蓋之間?! 胁粌H記載 了蘆薈對腹瀉和眼病的治療作用,還有包含了蘆薈的多種處方。這部書寫于公元前1550年,也就是說,在迄今3500年前蘆薈就已經被當作藥用植物了。此我們可以推測,早在五千年前,埃及民間人們對蘆會的利用應該更早一些。這之后,可能是由于馬可多利亞帝國,蘆薈被傳到了歐洲。公元前1世紀,羅馬皇帝的御醫(yī)蒂俄斯可利蒂斯著有醫(yī)書《克利夏本草》,書中有針對不同病癥使用蘆薈的具體處方,并把蘆薈稱作為萬能藥草?! ×硗?,在《新約圣經》中也記載了,人們埋葬耶穌的時候,將香根芹與蘆薈混合以后涂在其身體上?! √J薈的效用,此后在歐洲得到了廣泛的承認,12世紀時被記載于德國的藥局方里了,這也是蘆薈首次在一個國家的法令里得到承認。在這以后,蘆薈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在中國,人們把它稱為“蘆薈”被稱為中醫(yī)醫(yī)祖的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里也出現了蘆薈。在這部書中蘆薈不僅僅被認作是有用的植物,而且還有“色黑、樹脂狀”的記載,據此可以推斷,當時中國所使用的是從歐洲傳來的、將汁熬干形成的塊狀物。 蘆薈傳到日本是在鐮倉時期或室町時期,人們把它稱為蘆薈(注:日本人稱之為阿羅艾),由此可見日本的蘆薈是從中國傳來的。但是,這時的蘆薈大概指的是柯普蘆薈,也就是說,蘆薈最初不是作為植物,而是作為藥品傳到日本來的。這一點可以在江戶時期貝原益軒所著《大和本草》,小野蘭山著《本草綱目啟蒙》里得到證實,這些書里有關蘆會的插圖,大都是想象中的樣子。另外,在這一時,葡萄牙的傳教期士也將蘆薈帶到了日本 ,據說這就是木劍蘆薈。這以后隨著基督教的布教,蘆薈在全國得到普及,有些地方用蘆薈的根部繁殖法使之得到了推廣?! 〉搅嗣髦螘r期,也因為學習了德國醫(yī)學等原因,日本的醫(yī)療制度開始完善,并制定了日本藥局方。雖然蘆薈很早就被載入了藥局方,但并沒有立刻在民間得到普及,像現在這樣作為民間藥物得以廣泛利用,還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開始的。 戰(zhàn)后,世界各地的學者開始發(fā)現蘆薈的藥理作用。而且與日本氣候風土 相適應的品種木劍蘆薈與蘆薈費拉都具有超如意的病理效果,這一點被證明以后,蘆薈終于用作藥草得到了日本人普遍的 承認。尤其是昭和44年(公元1971年,日本醫(yī)學學者發(fā)現了蘆薈對癌癥有抑制作用以來,人們對蘆薈的熱情便迅速高漲起來了?! ∵@以后,蘆薈還擁有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稱“不需要醫(yī)生”,由此,蘆薈在民間成了為廣大民眾所承認的醫(yī)療權威。 在日本,有人從蘆薈中提取出緩激肽酶、乳酸鎂,在英國,則從蘆薈中分離出素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研究的深入,蘆薈中新的化學成份也將會不斷地被發(fā)現?! ∮捎谶@些成份都可單獨或配合發(fā)揮相乘的效果,所有具有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例如蘆薈瀉素具有高度的健胃、整腸作用,而且能提高新陳代謝,使肌膚保持美麗。蘆薈熊果甙對燙傷具有療效,它可以防止肌肉組織瘢痕化,迅速使皮膚組織恢復原狀。如果再加上阿勞辛(aloesin)的功效,將可發(fā)揮相乘效果,對燙傷的治療非常有效。 蘆薈肉質部分含有粘答答的粘液,它主要是由蘆薈熊果甙構成的,據說這種成份除了可以預防皮膚老化外,對胃及十二指腸等的潰瘍、粘膜潰爛也能發(fā)揮功效?! loesin具有搞菌作用及搞霉作用,可以治療因水皰所引起的白癬菌。 目前在蘆薈成份中最引起人們注意的是aloctin A、B,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它含有制癌效果。
5. 李時珍 奇經八脈
李時珍的著作尚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傳世;還有《命門考》《瀕湖醫(yī)案》《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天傀論》《白花蛇傳》等,皆佚。
6. 李時珍奇經八脈集團
李時珍開棺救母子是第17集。
李時珍(1518~1593),中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藥物學家,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zhèn)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與“醫(yī)圣”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后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yī)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并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y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二十七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被后世尊為“藥圣”。
7. 李時珍奇經八脈培訓
李時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廣黃州府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與“醫(yī)圣”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李時珍的著作尚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傳世;還有《命門考》《瀕湖醫(yī)案》《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天傀論》《白花蛇傳》等,皆佚。
8. 李時珍奇經八脈中醫(yī)研究院
《奇經八脈考》共有8.2萬字
《奇經八脈考》是中醫(yī)上的經脈專書,共一卷,明·李時珍撰。刊于1578年。本書論述奇經八脈,考證歷代有關文獻,對每條奇經的循行和病等,進行了系統歸納和整理,并提出了作者個人的見解,是一部研究奇經八脈的重要著作。
9. 美容院李時珍奇經八脈真實嗎
念髎字。
髎liao
骨節(jié)空隙處。多用于命名骨骼孔隙上的穴位。髖的別稱。或尻骨。即骶骨。也叫"八髎"。
基本解釋
中醫(yī)指骨節(jié)間的空隙,多用于穴位名。
詳細解釋
〈名〉
1. 骨節(jié)空隙處
髎音寥,骨空處也?!顣r珍《奇經八脈考·釋音》
- 相關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