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和魁星樓
扶蘇墓
扶蘇墓為秦始皇長子扶蘇(?——公元前210年)之墓,位于綏德縣城疏屬山之巔,是綏德重要古跡之一。墓區(qū)狹長,占地6800平方米,墓冢為圓形封土堆,高20米,頂部有1930年修建磚木結(jié)構(gòu)八角亭,當?shù)厝肆?xí)慣性地稱她為“八角樓”。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咸陽“焚書坑儒”,坑殺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蘇憂慮重重。于是向始皇直諫道:“天下初定,遠方黔未集,請生皆誦孔子,今以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笔蓟逝H謫扶蘇于上郡監(jiān)蒙恬軍。扶蘇府設(shè)在古城疏屬山。秦始皇東巡病逝于河北沙丘,遺詔扶蘇回咸陽。但李斯、趙高、胡亥合謀,用假詔賜扶蘇屈死于綏德城南盧家灣。迄今泉水幽滴,如泣如訴,故名“嗚咽泉”,又名“殺子谷”。扶蘇屈死后,部將悲憤至極,將其葬于故府疏屬山之巔。墓冢巍然屹立,猶似當年與蒙恬精誠團結(jié),遙望四方烽火臺,鎮(zhèn)守邊關(guān),橫掃匈奴,擔憂內(nèi)患,怒斥奸佞之狀。此處山勢奇險,拔地而起,猶如飛龍躍虎之勢。登臨其上,古城南北,二川上下,方圓三十里,盡收眼底。墓旁有扶蘇詞,為扶蘇墓附屬文物,歷來名人游客來此憑吊懷古,登墓冢觀賞古城風(fēng)貌,感慨萬分,興致至極。
東漢畫像展覽館展覽館建于1990年,位于縣城疏屬山上,建筑面積289平方米,為仿漢磚混合結(jié)構(gòu),整體建筑古樸典雅、雄偉壯觀。四周古柏環(huán)繞、風(fēng)景秀麗,右鄰有秦太子扶蘇墓,清代五龍大照壁景觀。
綏德出土的漢畫像石從東漢永元三年(公元91年)至永和天年(公元141年)約50多年間,距今2000多年。當時文武官員盛行厚葬,再加上陜北石板堅硬,面平如砥,是天然的上好雕刻村料,因此畫像石墓葬風(fēng)靡當時。境內(nèi)出土東漢畫像石500多塊,內(nèi)容豐富多彩,民族特色濃厚。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舞蹈百戲、農(nóng)耕植禾、宴飲皰廚、車馬入行、軍事征戰(zhàn)、狩獵放牧、舞蹈百戲、紀年墓志等,真實地再現(xiàn)東漢時期塞上社會風(fēng)貌、民俗民風(fēng),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藝術(shù)欣賞價值,尤其是雕刻藝術(shù)獨特,在全國享有成名,為陜西省唯一一所漢畫像石專題館。
龍洞清流
位于古城東北龍灣村石砭之上,有巖似龍,長二丈余,伏于石洞,張口欲嘯,清泉從龍口噴出,泉水清澈晶亮,如飛珠撒玉,注入石池。泉下建有龍神祠和戲樓,摩崖石刻。
合龍山
位于綏德城西五華里處(五里灣村)的大理河西側(cè),有一座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山,名曰合龍山。有龍伏欲騰,虎踞將撲之勢。以上就有廟,相傳廟約建于漢朝宣帝年間,供奉,時至明朝萬歷年間,村民大興修建,稱“接引寺”。1930年陜北特委先后兩次在寺廟中舉行會議,決定武功暴動,又為此山坡上了的圣裝。
合龍山自下而上有石牌坊,五百臺階的石神磴、靈官廟、頭天門(上有樂樓)、二天門(上有鐘鼓樓)、關(guān)帝廟、觀音廟、三天門、玄天大帝殿(正殿)、兩旁有五祖殿、七真人殿、圣母殿、小殿、九級寶塔、佛廟、玉皇閣等,共計全寺廟堂十五座,神像九十七尊。
祥云山
祥云山置位于綏德趙家砭鄉(xiāng)崔家焉村;山高海拔1049米。傳說此山上空常有紅云、白雀縹緲盤旋,故名祥云山。據(jù)考西辛酉年,山間始建廟宇,后逐年完善,呈階梯狀式古建群,建筑巍峨壯觀,氣墊宏偉,為陜北著名道觀勝地。
祥云山高聳挺拔,巍然屹立。從山腰開闊地開始建樂樓,對面中間為祖師卷棚正殿,左右有窯洞式龍王、火神、關(guān)帝、三官等十三座廟,隨后有鐘樓、鼓樓、封神樓并列而建,兩邊對稱為左靈宮,右瘟神殿,拾階而上為真武祖師大殿,左為七真殿,右為五祖殿,整個廟宇為典型的對稱建筑。
靈寶山
靈寶山位于縣城東滿川鄉(xiāng)高家洼村。此山高聳挺拔,巍然屹立。廟宇建于山巔,四周青松翠柏環(huán)繞,渾然一體,氣勢雄宏,為本縣著名道觀勝景之一。
正殿塑真武祖師像,殿前兩邊有黑虎靈官閣,再前有山門,外有鐘樓;正殿后有玉皇閣、藥王、關(guān)帝、娘娘等廟。山上十位會長堅持義務(wù)自育松柏苗木,使靈寶山四季松柏吐翠,郁郁蔥蔥,與巍峨莊嚴的神廟兩相輝映。
紫臺山
位于縣城東區(qū)義合鎮(zhèn),義合河?xùn)|岸,有山平地凸起,高不過50丈,周長500余丈,頂平形如書臺,故名紫臺山。山上建有娘娘廟。
義合街西門向南一拐彎,跨過龍獅大橋就到紫臺山腳下,橋兩端豎蟠龍石柱二根,山腳下又矗立著一座雄偉壯觀的石牌樓。穿過牌樓踏上一百四十四個石磴神路,就上山來到了娘娘廟。據(jù)碑文記載,此廟建于金朝明昌五年(南宋與金人對抗時期),內(nèi)設(shè)三尊塑像,正面為九天圣母,左面是眼光圣母,右面是子孫圣母。乾隆三十年又改塑為封神榜里所說的黃河陣中的三姐妹。乾隆四十五年正殿對面建起了樂樓。1999年山后又重新修建起一座關(guān)帝廟。
龍鳳山
位于縣城二十五公里趙家砭鄉(xiāng)趙家砭村,據(jù)傳西漢惠帝丙午年龍鳳山初建紫云宮,唐中興時修真武祖師廟,明洪武年重新修葺。清代曾大興,不斷完善,擴大規(guī)模,才有如今的占地五十多廟,建筑面積一萬一千多平方米的陜北道觀圣地。
龍鳳山海拔966米,山勢陡峭。沿公路而上由神路至山門,一對鎮(zhèn)山石獅威武立于兩旁,魁星樓建于門洞之上,院內(nèi)分別有靈宮、山神、土地、閻王等廟宇。拾階而上至太和真武祖題大殿,兩側(cè)為十大元帥,踏石階而上至玉皇閣,內(nèi)八封頂,精巧別致。
天下第一樓
位于縣城東南,二千多年前秦太子扶蘇揮淚盧家灣(嗚咽泉)百十米處,吻街210國道。牌坊長36.9米,高16.9米,五門六柱十九樓雙面單式結(jié)構(gòu),由1118塊石料組成,有楹眉66幅,成了天下名州雄風(fēng)霸氣橫溢的南大門。
石碑坊上銘刻了虞姑、扶蘇、蒙恬、李廣、昭委、文姬、韓世忠、馬汝驥等不凡事例。浮雕中刻有碧霄祥云、輝日明月,天女散,龍飛鳳舞;三羊開泰,馬到成功,鶴翔九霄,鶯歌燕舞,蓮花古松,牡丹寒梅,人物與雕刻技法的薈翠,充分裸露了“綏德漢”的神韻和胸懷。
2. 魁星樓簡介
魁星樓全天開放,而且是免費的。
渝中區(qū)魁星樓,始建于文運之風(fēng)吹入江州的清雍正三年,位于夫子池附近的文廟旁。是古代讀書人求取文運,寄望文章錦繡的地方。
魁星樓依山勢而建,俯瞰嘉陵江,氣勢非凡。
那里有兩座懸空天橋,一端搭著高樓大廈,一端連接魁星樓所在的廣場。
3. 太原古縣城的魁星樓
太原古縣城是坐落于晉陽古城遺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縣城。因外形似頭北尾南的鳳凰,故稱作是“鳳凰城”。主要景點有縣衙、文廟、關(guān)帝廟、城隍廟、魁星樓、金牛湖,十字街等。東西南北街包含了很多山西和其他地方的特色小吃,還有雜技表演和非遺文創(chuàng)等。
古城四個門均設(shè)有停車場,建議大家停在北門或西門附近,出來后直接上晉陽大道。
4. 魁星樓的含義
奎kuí
基本釋義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2.〔~寧〕藥名,白色結(jié)晶或無定形粉末,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亦稱“金雞納堿”、“金雞納霜”。
3.姓。
奎(kuí),漢語形聲字,從大,圭聲。從“大”,表示與人有關(guān)。本義為兩髀之間,苦圭切,蟹合四平齊溪。
奎堂[kuí táng] 謂科舉時代的考場。
奎墨[kuí mò] 御書,詔書。
奎章[kuí zhāng] .指帝王的詩文書法等。
璧奎bì kuí] 壁宿與奎宿的并稱。舊謂壁奎是主文章之星。璧,通“ 壁 ”。
奎閣[kuí gé] 收藏珍貴典籍文物的樓閣。
奎畫[kuí huà] 帝王的墨跡。
拉奎[lā kuí] 無法理解別人的話、做出別人無法理解的動作、說出別人無法理解的話或智力有障礙的人。常指罵人
奎利[kuí lì] 一種類人型種族,居無定所,以工程學(xué)技能和機器人知識的卓越而著稱。
奎文[kuí wén] 猶御書。
奎札[kuí zhá] 指詔書。
宸奎[chén kuí] 猶御筆。帝王的文章、墨跡。古人認為奎宿主文章,故稱。
奎蹏[kuí tí] 見“ 奎蹄 ”。
奎翰kuí hàn] 指帝王的詩文書畫。
奎屯河[kuí tún hé] 寒冷。
奎屯山[kuí tún shān] “多么寒冷的山岡”。
奎星閣[kuí xīng gé] 奎星閣又名奎閣、魁星樓等,中國民間信仰認為魁星是主宰文運之神,奎星閣內(nèi)塑有一個鬼形的神象,一腳向后蹺起,形如“魁”字的大彎鉤;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執(zhí)筆如點狀,以示點中了中舉的士子。
奎魯特人[kuí lǔ tè rén] 狼人一族的后裔,在特定情況比如憤怒,或有the cold one接近時,就會變身成狼人。
望奎東郊[wàng kuí dōng jiāo] 東郊編輯[dōng jiāo] 本詞條介紹的是東郊(漢語詞匯),更多含義,請參閱東郊(多義詞)。
5. 阜陽魁星樓
成人票每人40元,兒童票每人20元
3月1日至31日阜陽生態(tài)園科普活動月期間,集體入園時,城市中小學(xué)生每人15元,農(nóng)村中小學(xué)生每人10元,大中專學(xué)生每人20元。
4月1日起,在不舉辦大型活動時,門票價格是:成人票每人35元,兒童票每人15元
6. 魁星樓有啥好吃的
作為一個成都本地人,個人覺得環(huán)境好壞都不是評價美食的標準,只要味道好,環(huán)境再撇都可以去。今天就推薦一些我經(jīng)常去的館子吧。
1.蟹蟹大排檔,就在祥和里,看起來非常蒼蠅館子的一家店,老板脾氣還很火爆,但是真的非常好吃,黑胡椒味的炒蟹實在是香的上天!蒜蓉扇貝也很新鮮肉很多,炸春卷也是真的很鮮很脆。他們還有一家新的分店,但是我去過覺得沒有老店的味道好。
2.蓋幫市井串串,在曹家巷的一個卡卡角角頭,從紅旗連鎖那里拐進去,對面就是廁所,算是成都的典型廁所串串哈。這家的三鮮冰粉味道不擺了哈,手搓的冰粉,加了一些玫瑰花瓣,喝掉一兩碗都不是問題。串串的味道很濃郁,香料味完整地融入進了肉里。最最推薦的是蛋炒飯?。?!4塊錢一碗但是好吃到上天!我平時都不吃蛋的,但是這家的蛋炒飯真的讓我魂不守舍!蛋炒的有點微焦,米飯顆粒分明,再加上蔥花陪襯,就是一個字香!一口蛋炒飯,一根串串,這種感覺就是巴適!
(別問我為什么吃鴛鴦鍋,不是我吃不得辣,是因為當時和一個外地人一起....)
3.說到美食,必須提到玉林嘛,這里有家中餐味道是真的正宗,叫做天添飯店,這家店真的歷史悠久哈,始于1995年,跟我年齡差不多大。價格非常便宜,菜單拿到手你只管打勾勾,啥子冒烤鴨火爆肥腸點起走就是了。
4.成都吃客,最早是開在魁星樓的,后面在川音又開了一家分店。這家是中餐,但是又和傳統(tǒng)的中餐不一樣,有很多創(chuàng)新的菜式。比如裸奔蝦,鮑魚面,烤魚片,這家算是我比較喜歡的網(wǎng)紅店了,生意是真的很火爆,想去的話建議提前排隊。
5.肉桂廚房,這家東南亞菜真的是非常良心,特別小的一家店,可能還要跟別人拼桌,但是大家都不會介意,因為味道確實是好。性價比很高,人均60可以吃的很多了。
最后總結(jié)一句,實不相瞞我自己也拔草了很多店,網(wǎng)上很火爆的店不一定味道就是好的,什么牛水煮、集漁等等排隊幾個小時的網(wǎng)紅店個人覺得是真的很難吃。上面這些推薦的店鋪也是我自己去過很多次的,圖片都為自己實拍,祝你們也有愉快的用餐體驗。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